摘要:如果比“高度”,冠军是加州红木国家公园里一棵名叫“亥伯龙神”(Hyperion)的北美红杉。它高达115米,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出一大截。如果比“面积”,胜者则是一位隐藏在美国俄勒冈州国家森林地下的“黑暗霸主”——一种学名叫作蜜环菌(Armillaria
当我们谈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时,你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形象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蓝鲸。
这种海洋巨兽,体重可达150吨以上,比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还要重。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无可争议的、最庞大的“动物”。
但如果我告诉你,蓝鲸,甚至连地球最大生物排名的前三都进不了呢?
如果我再告诉你,地球上真正的“巨无霸”,一个比蓝鲸重40倍的生命体,你看上去,却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森林呢?
准备好,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彻底颠覆你对“生命”和“个体”定义的、奇妙又宏伟的世界。
在开始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定义“最大”? 不同的标尺,会指向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比 “高度”,冠军是加州红木国家公园里一棵名叫“亥伯龙神”(Hyperion)的北美红杉。它高达115米,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出一大截。如果比 “面积”,胜者则是一位隐藏在美国俄勒冈州国家森林地下的“黑暗霸主”——一种学名叫作蜜环菌(Armillaria solidipes)的巨型真菌。而如果比我们最直观的 “重量”,真正的王者,则是犹他州一片名叫“潘多”(Pando)的颤杨林。现在,让我们来分别认识一下这两位重量级的“地下王者”。
在美国俄勒冈州的马卢尔国家森林,当你漫步于林间,偶尔会看到一些从树根下冒出的、被称为“蜜环菌”的蘑菇。你可能会以为,这只是森林生态里普通的一环。
但真相是,这些蘑菇,仅仅是冰山一角。它们只是一个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下真菌网络的“果实”。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棵巨大的、长在地下的苹果树,而我们看到的蘑菇,仅仅是它结出的苹果。它的主体——被称为“菌丝体”的网状结构,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在土壤和树根之间蔓延,覆盖了超过2385英亩的土地。
这张“网”通过攻击树木、窃取它们的养分来不断扩张,它是一个沉默的、缓慢的、但却毋庸置疑的森林统治者。
然而,如果以“最重”为标准,真正的王者,是犹他州鱼湖国家森林里那片名为“潘多”(Pando)的颤杨林。
“潘多”,在拉丁语中,意为“我蔓延”。
当你走进这片森林,你看到的,是大约47000棵各自独立的、大小不一的树木。它们在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看上去和任何一片普通的树林都没有区别。
但基因检测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47000棵“树”,在基因上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其实是同一个生命体。
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孤独的种子在这里落下。它生根发芽,然后通过其庞大的根系,不断地向上派出“嫩芽”(shoots),这些嫩芽最终长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看似独立的树干。
这47000个“分身”,共享着同一个根系,共同构成了一个重达6000多吨的单一有机体。这个重量,相当于40头成年蓝鲸。
作为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潘多”展现出了一些奇特的、诗意的行为。例如,整片森林会在同一时间,从萧瑟的冬季,一同苏醒,迎来春天的嫩绿;它那巨大的根系网络,也会像一个智能的物流系统,将水分和养分从富余的“分身”,调配给那些正处在困境中的“分身”。
它不是一片森林,它是森林本身。它以一片森林的形式,活着。
当然,科学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严谨与争议。
关于“谁更重”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有分歧。如果计算包含水分的“湿重”,那个巨大的真菌网络,由于其含水量极高,可能比“潘多”更重。但林业学家通常更关心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实际产生的物质,也就是“干重”。从这个角度看,主要由木质纤维构成的“潘多”,无疑是最终的赢家。
此外,科学家也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潘多”或那个巨型真菌的地下连接,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经断裂。这意味着,它们现在可能不再是一个完全连接的、完整的单一有机体,而更像是一片由无数个基因相同、但已各自独立的“巨型克隆体”组成的部落。
无论是“潘多”,还是那个“巨型真菌”,它们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生命的大门。它们告诉我们,“个体”的定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宏大。
更令人着迷的是,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被发现的“巨兽”,可能还不是最终的答案。就在我们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之下,或许还沉睡着更大、更古老、超乎我们想象的生命体,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我们总是习惯仰望星空,去探索宇宙的浩瀚。但或许,我们脚下的这片“内太空”,同样隐藏着足以让我们敬畏的、关于生命的终极奥秘。
来源:一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