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回老家,听村支书老李吐槽:“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这‘两费’,一年比一年难收。明明是给村民的保障,可不少人就是拖着不缴,我们腿都跑细了也说不通。”其实不光我们村,全国不少农村都面临“两费”收缴难题。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缴费已经涨到400元,养老保险最
最近回老家,听村支书老李吐槽:“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这‘两费’,一年比一年难收。明明是给村民的保障,可不少人就是拖着不缴,我们腿都跑细了也说不通。”其实不光我们村,全国不少农村都面临“两费”收缴难题。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缴费已经涨到400元,养老保险最低档也得200元,可部分地区收缴率却没达到预期。基层干部到底碰到了啥难题?又有哪些能落地的解决办法?今天就用大白话结合最新情况跟大伙说透。
症结一:缴费逐年涨,部分村民觉得“不划算”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村民吐槽最多的点。就拿城乡居民医保来说,几年前还是每年200多,2025年已经涨到400元,一家五口就得缴2000元,对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
养老保险虽然有多个档次可选,但不少村民觉得“缴了见效慢”。银川2025年的养老保险分6个档次,最低200元档政府补贴40元,缴15年下来,退休后每月大概能领160元,部分村民觉得这点钱不够花,不如把钱攥在手里踏实。还有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还年轻,养老医保的事能拖就拖,没意识到这是长期保障。
症结二:宣传没到位,村民心里揣着“糊涂账”
很多村民不愿缴,不是故意抵触,而是真没搞懂政策。基层干部忙起来的时候,宣传往往就是发张传单、在群里转个通知,没人跟村民掰开揉碎了算明白账。
比如有人觉得“自己身体好,缴医保白花钱”,却不知道2025年医保报销范围已经扩大,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大病报销最高能报50万元。还有村民不清楚缴费档次的区别,以为缴最低档和高档差别不大,其实银川3000元高档缴费,政府补贴能到320元,缴15年每月能领585元,是最低档的3倍多。信息不对称,让不少村民错过了划算的保障。
症结三:缴费不方便+特殊群体有困难,有心无力缴不上
农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残疾人,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线上缴费,线下跑银行又不方便,想缴也不知道咋下手。还有些低保户、特困家庭,本身收入低,就算医保养老保险有补贴,自己要掏的部分还是觉得吃力。
以前缴费方式单一,要么等收费员上门,要么自己跑网点,碰到农忙时节,村民根本没功夫顾上缴费。还有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忘了给家里老人缴费,等想起的时候已经过了缴费期,想补缴又麻烦,干脆就放弃了。
3个实在办法,破解收缴难题
其实这些问题不是没法解决,不少地方已经摸索出了管用的路子:
一是“算账式宣传”,把好处说透。甘肃民乐县三堡镇的干部就拿着缴费标准表,挨家挨户跟村民算:“缴400元医保,万一得大病能报几十万;选300元养老档,政府再补50元,老了每月有保障,这钱花得值!” 还通过村里大喇叭循环播、微信群发案例,让村民心里亮堂。
二是“多渠道缴费”,方便大伙操作。现在线上能通过微信、支付宝、当地税务社保小程序缴费,陇西甚至推出了“村集体专属二维码”,村民扫码就能缴,线上缴费率达96%以上。对特殊群体,干部直接上门帮缴,民乐县三堡镇已经累计代办缴费100余人次,不让任何人因不方便漏缴。
三是“精准帮困”,不让困难户掉队。银川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实行医保养老保险定额代缴,重度残疾人甚至不用自己缴费,政府全额补贴。各地也都有类似政策,基层干部主动摸排困难家庭,帮着申请补贴,确保“应保尽保”。
给村民和基层干部的实用建议
1. 村民别再观望犹豫,“两费”是给自己的保障,尤其是医保,万一得大病能少花钱,别等生病才后悔。不清楚政策就问村干部,算清缴费档次的收益,选适合自己的档位。
2.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记得按时给家里老人孩子缴费,线上操作几分钟就能完成,别因疏忽断了保障。
3. 基层干部多花点心思,用村民听得懂的话宣传,针对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把好事办好。村民有疑问及时解答,让大家缴得明白、缴得放心。
农村“两费”收缴难,不是村民不领情,而是没解决“怕花钱、看不懂、缴不便”的问题。只要把政策讲透、把服务做细、把困难帮到,村民自然愿意缴。毕竟这“两费”缴的是保障,攒的是安心,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都能从中受益。觉得有用的话,赶紧分享给身边的乡亲,一起把保障落实到位!
来源:夏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