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0日,这个日子的设定别有深意——“120”是我们熟悉的急救电话。而这一天,正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它的核心,就是提醒我们牢记心梗急救的 “两个120”:
11月20日,这个日子的设定别有深意——“120”是我们熟悉的急救电话。而这一天,正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它的核心,就是提醒我们牢记心梗急救的 “两个120”:
一旦怀疑心梗,立即拨打120。
抓紧黄金120分钟的救治时间窗。
这120分钟,是决定心肌存亡、影响患者预后的最关键时期。然而,比疾病本身更危险的,是我们对心梗的诸多认知误区和侥幸心理。
识破心梗的“真面目”:不止是胸口疼
很多人觉得:“胸口疼得像压了块大石头,那才是心梗。”其实不然,心梗非常“狡猾”,症状五花八门。
典型症状: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紧缩性疼痛,常伴有大汗、恶心,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下颌、背部。
不典型症状(尤其高发于女性和老年人):
“牙疼”: 不明原因的牙痛,尤其是下牙痛,但说不清具体哪颗牙。
“胃疼”: 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容易被当成胃病。
“没力气”: 突然出现的虚弱、大汗、气短。
“肩膀疼”: 左肩臂甚至整个左上肢的酸胀麻木。
【专家划重点】 只要是突发性的、原因不明的严重不适,尤其是休息后不能缓解,都应警惕心梗的可能,不要自己硬扛或胡乱吃药。
与时间赛跑:突发心梗,正确急救“四步走”
当怀疑自己或家人心梗发作时,请牢记以下四步:
立即拨打120: 这是最重要、第一步!清楚说明地址、症状。不要自己开车或打车去医院! 救护车上有专业的急救设备和人员,能在路上就开始救治。
保持安静休息: 让患者立即平躺或半卧休息,保持绝对安静,减少一切活动,以降低心脏耗氧量。
谨慎用药: 在血压不低、且未过敏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或急救人员指导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不要盲目服用阿司匹林! 如果是其他疾病(如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加重病情。
做好入院准备: 准备好医保卡、病历本,等待救护车到来。
信任“绿色通道”:胸痛中心为生命提速
“救护车会直接送我去能救命的医院吗?” 答案是:会的!
“胸痛中心” 就是医院为心梗等急重症患者开设的 “高速救命通道” 。当救护车接到疑似心梗患者,急救系统会提前通知胸痛中心,团队即刻待命。患者到达医院后,可绕过所有普通门诊流程,直接进入导管室进行手术。
绿色通道能为我们节省至少30-60分钟的宝贵时间。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信任专业流程,就是为生命争取最大的机会。
打赢“心脏保卫战”之后:康复与预防是长久之计
成功救治并不意味着终点。心梗是一种慢性病,术后康复和长期预防至关重要。
坚持用药: 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降脂药等,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切勿自行停药。定期复查,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生活方式“大整顿”:
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从慢走开始,逐步恢复运动,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戒烟限酒: 烟草是心脏大敌,必须彻底戒除。尽量不饮酒。
管理“三高”: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警惕复发信号: 一旦再次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记住“两个120”——立即拨打120,抓住黄金120分钟。 多一个人了解,就可能多救一条生命。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共同守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