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的漫长黑夜,或才刚刚开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6:58 1

摘要:与此同时,曾稳居贵州白酒前三、品牌价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的国台酒业,不仅有破产传闻,并且断桥事件又将其推向风口浪尖。企业虽未到破产地步,却深陷业绩下滑、价格倒挂的泥潭。从2021年百亿销售额滑落至2024年49.3亿元收入,业绩腰斩的同时,其核心产品“国台国

此前,四川泸州仙潭酒厂门口,愤怒的经销商们拉起了白色横幅,黑字清晰可见,这是潭酒经销商在维权,疑似酒厂拖欠经销商的货款及市场费用问题。

与此同时,曾稳居贵州白酒前三、品牌价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的国台酒业,不仅有破产传闻,并且断桥事件又将其推向风口浪尖。企业虽未到破产地步,却深陷业绩下滑、价格倒挂的泥潭。从2021年百亿销售额滑落至2024年49.3亿元收入,业绩腰斩的同时,其核心产品“国台国标”官网建议零售价699元/瓶,官方天猫旗舰店折后仅售284元,价格倒挂415元。

作为酱酒第二梯队的两大企业,同时爆发危机,为酱香型白酒的黄金时代画上了句号,而酱酒的漫长黑夜,或许才刚刚开始。

1、品类价值破灭,从神坛跌落凡间

曾几何时,酱香型白酒仿佛点石成金的神话,只要贴上酱香标签,就能在市场呼风唤雨。资本蜂拥而至,2018—2023年行业产量从50万吨飙升至75万吨,贴牌产品数量激增300%。使得具有产能稀缺性的酱香白酒,开始变成大路货,虽然迅速扩张了酱酒品类的全国影响力,但冲击了酱酒稀缺珍贵的品类属性。

价值及价格体系全面崩塌,曾经行业有句话说低于300元价格买不到好酱酒,成为酱酒高端化最有力的价值注脚,不仅让市场深信不疑,也让消费者深信不疑。但随着酱酒的疯狂进军,以及领军企业不满足于高端占位,市场纷纷向下开发后,酱酒赖以生存的价值空间便开始崩塌。价值崩塌带来的恶果是价格体系的崩溃,从2024年开始众多酱香品牌价格开始全面下跌,到2025年初茅台1935价格腰斩成为标志性事件,进一步加速整个酱酒品类的价值及价格体系的崩溃,市面上主流酱酒品牌价格倒挂幅度普遍在40%以上。

市场泡沫加速挤出,《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 年酱酒行业销售收入2400亿元,占白酒行业整体30%,剔除茅台15%的业绩增长后,其余酱酒企业整体效益同比下滑8.7%。曾经的液体黄金如今变成资金包袱,不少中小经销商因库存积压被迫退出市场。

2、茅台信仰松动,光环效应消散

茅台作为酱香型白酒的旗帜,长期扮演着行业定海神针的角色,但如今其光环对行业的拉动效应正在减弱。随着茅台的价格近两年来从高峰3000元下降到1500元,茅台的市场信仰开始松动。尤其是积压的社会库存,更加剧了渠道和市场对茅台的忠诚。

从第三季度业绩来看,茅台虽然尚且承压,但飞天茅台的信仰正在开始崩塌,随着新董事长的更迭,茅台的网上价格开始松动跌破到1500元,这种价格的松动和下挫如果得不到遏制,那么将继续加速酱酒品类的整体下滑,修复品牌信仰的周期将更加漫长。

3、消费者期望破灭,理性回归市场

酱香型白酒市场的调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消费者期望值的破灭与市场结构的重构。消费逻辑彻底转变。后疫情时代,宏观经济调整让“少喝酒,喝好酒”从口号变为行动。政务、商务消费占比从2021年的45%降至2024年的28%,千元级酱酒日常消费频次下降72%,消费者更关注酒体本身的酿造工艺、基酒年份等核心价值,而非单纯的品牌溢价。

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2021年酱酒行业CR3(前三企业集中度)已达74%,其中茅台一家占据58% 市场份额;2024年这一格局进一步强化,茅台、习酒、郎酒等十余家头部企业销售收入总和达2300亿元,占据2400亿酱酒市场的95.8%,剩余千余家中小酒厂仅瓜分不足100亿元市场份额。这种“马太效应” 意味着缺乏品牌力和产品力的中小企业将加速被淘汰。

酱香型白酒从神坛跌落凡间,本质是行业回归消费品属性的必然过程。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然终结,未来属于那些真正理解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的企业。

对于头部名酒而言,黑夜是巩固护城河的良机,需通过维护价格体系、深耕终端市场穿越周期;对于中小酒厂而言,唯有坚守品质、找到差异化定位,才能在寡头时代分得一杯羹;对于经销商而言,摒弃投机心态、聚焦核心品牌、优化库存结构,方能熬过寒冬。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文章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来源:阿慕厨房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