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河源把万绿湖能见度刷到12米,阳江把13层楼高的海上风机立稳——一个把水下世界擦得锃亮,一个把风口生意做成景点。
想周末逃离广州,却卡在“山湖”和“大海”之间选不动?
上周,河源把万绿湖能见度刷到12米,阳江把13层楼高的海上风机立稳——一个把水下世界擦得锃亮,一个把风口生意做成景点。
到底该把48小时押给谁?
我干脆两边各跑一趟,用肉身试出差别。
河源东站下车那一刻,广播里客家话报站,我秒懂“欢迎”两个字。
出站口文旅局的小妹塞给我一张高铁+民宿套票,价格比我单独订便宜八十块,还顺手送桂山缆车券。
我骑共享单车沿万绿湖新开的15公里步道,水清澈得能看见鱼在影子底下游。
观鸟台上大爷说,中华秋沙鸭回来了,他连续蹲三天才拍到一张正面。
晚上住进湖边民宿,老板把VR眼镜递给我,说“自己进围龙屋酿豆腐”,我手一抖,虚拟豆腐碎成渣,全屋哄笑。
第二天跟当地人学榨油,古法木槌砸下去,油香冲鼻,我衣服吸味一整天,高铁回广州隔壁座小姐姐一直盯我袖口闻。
阳江完全不一样。
出高铁站,风带着咸味糊脸,像有人往鼻孔里撒盐。
我直奔海陵岛,新开的“南海一号”体验馆里,AI讲解员用粤语喊我上船,脚下甲板随波浪动,我差点扶墙吐。
下午跟着渔民去赶海,导览员发我一把小铲,三分钟挖出五只蛤蜊,他说“今晚烤了算你的”。
傍晚去风电城看新鲜吊装的13.6兆瓦风机,叶片比我住的老楼还长,站在观光走廊上,头发被吹成扫把。
夜里逛海鲜节,我扫码买生蚝,48小时冷链直邮回湖北老家,老妈收到后视频里喊“比楼下夜宵摊还大颗”。
两地都忙着把生态当招牌。
河源给万绿湖装上24小时水质监测,数据直接上大屏,谁超标立马报警。
阳江把风电和深海养殖绑一起,风机底座当人工鱼礁,渔民说“鱼比往年多三成”。
他们甚至签了协议,湖里的鸟和海里的鱼互保,名字听着像CP,其实就是互相拉流量:你来看湖,我推荐海;我来吃蚝,你送山货。
两天跑完,我算清账:
想看山、想吸氧、想带娃认识鸟,选河源,高铁一小时,车票便宜,民宿老板还帮你带娃做豆腐。
想追风、想吃海、想发朋友圈站在巨机下装一次“工业侠”,去阳江,记得提前查潮汐,错过退潮只能挖沙。
最后一句话——
山湖给你静,大海给你野,钱包只有一张票的钱,想清楚自己缺的是哪口空气,再决定上车方向。
来源:智者漂流瓶3h5z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