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冬流感季来临,甲流再次进入高发期,今年流行的H3N2亚型毒株呈现出新特点——部分患者感染后并不发烧,症状隐蔽易被误判为普通感冒。这种“无热型”甲流正成为健康隐患,尤其容易让人群掉以轻心。
秋冬流感季来临,甲流再次进入高发期,今年流行的H3N2亚型毒株呈现出新特点——部分患者感染后并不发烧,症状隐蔽易被误判为普通感冒。这种“无热型”甲流正成为健康隐患,尤其容易让人群掉以轻心。
;甲流不发烧的核心原因的是个体免疫反应差异。老年人、慢病患者或免疫功能较弱者,感染后免疫系统“警报反应”不典型,体温上升不明显,但病毒仍在体内复制传播。即便不发烧,患者仍可能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染他人,传染性丝毫不减 。
无需发烧,出现三类症状就应警惕。一是持续咽干咽痛,甚至有“吞刀片”般的刺痛感,伴随干咳、声音嘶哑,这是病毒攻击呼吸道黏膜的典型信号;二是突发全身乏力与肌肉酸痛,表现为莫名疲惫、爬楼气喘,腰背四肢酸痛明显,堪比“被车碾过”;三是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味觉减退,易被误诊为肠胃炎,在儿童和上班族中较为常见。此外,胸闷气短是危险信号,可能提示病毒已侵袭下呼吸道,需立即就医。
应对“无热型”甲流,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若身边有甲流患者或近期去过人群密集场所,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做抗原或核酸检测。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能显著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日常防护需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别再迷信“发烧才是流感”,甲流的隐蔽症状更需警惕。及时识别信号、科学应对,才能在流感高发季守护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美食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