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下挺突然的。不经让人多想:这是真反转,还是又忽悠人?说白了,大家就想知道,这行业是不是真要开始赚钱了。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观潮星|用数据读市场,用逻辑看未来
创新药板块连跌俩月,上周突然掉头大涨。
这一下挺突然的。不经让人多想:这是真反转,还是又忽悠人?说白了,大家就想知道,这行业是不是真要开始赚钱了。
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上周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发了三季报。
百济前三季度,直接赚了1.25亿美元。诺诚也放话,2025年就能实现盈亏平衡,比大家想的要早。
这就很关键了。以前大伙儿老吵,说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赚钱。现在好了,头部公司已经开始兑现利润了,不是画饼。
不光看财报,出海和开会都有大动静
不光是财报,临床和出海也有大进展。
比如辉瑞和三生合作那个PD-1/VEGF双抗,现在又加码了,已经开了7个临床,后面还要搞20多个。
而且,现在很多国内的双抗、ADC重磅药,都跟海外大厂签了BD(就是授权合作)。这些药正在往国外推,马上要进临床后期了,以后能卖多少钱,大家又开始想了。
马上还有个大事。
未来三周,全球最重要的几个医学大会(像ASH、ESMO Asia)全凑一块儿开了。
这些会是干嘛的?就是公布最新药物数据的。国产药这次会去一大批,是骡子是马,到时候就知道了。
所以你看,股价跌了俩月,便宜了。现在马上要发新数据,又有公司开始赚钱了,合作出海也在走。这几件事凑一起,反弹的底气就足了。
钱在往哪儿看?
那现在钱都往哪儿看?
机构的说法,主要在盯两类公司:
1. 第一类,是搞研发、马上要赚钱的。 比如信达、康方、科伦博泰、恒瑞、诺诚。
2. 第二类,是手里现金很稳的。 比如卖药的渠道和做器械的,像华东医药、华润三九、益丰、迈瑞、长春高新这些。
这说明一个风向:现在市场不爱听大故事了,就看谁能真正把钱赚到手,谁的兑现能力强。
后面怎么看?
简单说几句。
短期,就看12月这几个大会公布的数据。 数据好,就接着涨。
往中长期看,就盯那些出海的药, 在国外到底推得顺不顺。
真正的大拐点可能在2026年。 如果到那时候,几家大药企都能稳稳当当赚钱了,那整个创新药板块的估值就得重算,那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谁能跟着喝汤?风险在哪?
这波要是起来,给药企打工的估计错不了。比如做临床的CRO、做生产的CDMO,还有帮药企在国外跑腿搞注册、铺渠道的。
这事儿也有风险。万一临床数据不理想,或者国外大厂也搞这个,竞争太狠,再或者医保政策有啥变动,都可能把行情打回去。
来源:猩猩数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