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种韭菜,要么直播后长得稀,要么老根越种越弱,其实移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韭菜移栽不是随便找个时间就行,选对时间能让苗快速扎根,选错了可能活一半,还影响后续采收。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韭菜移栽的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新手也能看懂。
韭菜什么时候移栽好?记住这两个季节,成活率高不耽误收获
很多人种韭菜,要么直播后长得稀,要么老根越种越弱,其实移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韭菜移栽不是随便找个时间就行,选对时间能让苗快速扎根,选错了可能活一半,还影响后续采收。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韭菜移栽的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新手也能看懂。
首先明确核心:韭菜最适合移栽的是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坚决不建议移。
先讲春季移栽,这是最主流的选择。多数地区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此时地表温度稳定在10-15℃,土壤解冻后墒情刚好,韭菜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20℃,这个时间段刚好匹配。韭菜经过冬天休眠,老根里储存了足够养分,移栽后能快速打破休眠,长出新根和新叶。而且春季光照时间慢慢变长,能帮植株积累养分,缓苗快。
春季移栽要注意两个时间点:不能太早,地表温度低于5℃时,移栽后根系容易冻伤,成活率低;也不能太晚,等气温超过20℃,韭菜进入快速生长期,移栽时根系受损,水分流失快,缓苗会很困难。如果是3-4月播种的实生苗,等到6月中下旬至7月初,苗龄达到100-120天,株高18-20厘米,也能移栽。
再看秋季移栽,属于次要但靠谱的选择,时间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夏天的高温过去,气温降到15-25℃,光照温和,降水也少,不会像夏天那样又热又潮。这个温度下,移栽后根系伤口容易愈合,病虫害也少,感染风险低。秋季移栽的韭菜,经过夏季生长已经积累了养分,移栽后能利用适宜气候完成根系恢复,为冬天休眠储备能量,明年春天能更早采收。
秋季移栽的关键是赶在霜冻前20-30天完成,不然植株没缓苗就遇到低温,根系会受冻,影响越冬和来年生长。北方地区要早一点,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就得完成,南方可以推迟到10月中下旬。如果是5-6月播种的实生苗,9月中下旬苗龄达标后,也能进行秋季移栽。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夏冬两季不能移栽。夏季6-8月,高温高湿环境下,土壤透气性差,移栽后的根系容易腐烂;而且韭菜蒸腾作用强,根系没恢复就会缺水,很容易枯死。冬季12-2月,土壤冻结,韭菜根系完全停止活动,移栽后根本无法恢复,大概率整株死亡,没必要浪费苗和精力。
不同地区气候不一样,移栽时间要灵活调整。东北地区冬季冷、回暖晚,春季移栽选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要提前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华北地区按常规时间来,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9月中下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就能移栽,秋季可推迟到10月中下旬,冬季没有严寒的地方,除了夏季高温时段,其他时间也能移栽,但还是春秋季效果最好。
选对时间后,配套操作也不能少,不然会影响成活率。
移栽前要做好准备:先选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南方多雨就做高畦,北方干旱做平畦。韭菜耐肥,要施足基肥,以猪鸡牛粪等农家肥为主。起苗前1-2天给苗床浇一次水,土壤疏松了不容易伤根。起苗后,把须根末端剪掉,保留5-6厘米,再剪去长叶尖,只留8-10厘米叶片,减少水分蒸发。选苗要挑长势茁壮、根系多、没病虫害的,弱苗移栽后缓苗期长,还容易生病。
移栽时注意密度:行距留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栽6-8棵。分蘖能力弱、植株直立的品种,密度可以稍大;分蘖强、植株披散的,密度要调小。移栽深度以不露出根系为准,不能太深。栽完后立刻浇透定根水,让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
移栽后管理重点:前15天是缓苗期,这段时间韭菜看似不生长,属于正常现象,不要浇水太勤,保持土壤微湿即可。缓苗期不能施肥,此时根系没恢复,施肥会烧根腐烂。等15天后,看到新叶长出、有白根冒出来,再追肥,每亩用5-8公斤尿素,结合浇水冲施。后续每15-20天追一次肥,补充磷钾肥,薄肥勤施。同时要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和韭菜抢养分。
最后总结一下:韭菜移栽优先选春季3-4月,其次选秋季9-10月,按地区调整具体时间,避开夏冬两季。移栽时做好苗株处理、合理密植,栽后抓好缓苗期管理,就能保证成活率。不管是老根分株移栽,还是实生苗移栽,按这个方法来,韭菜能长得整齐健壮,一茬接一茬收获。如果是小规模种植,直接按当地对应的季节操作就行;大面积种植,可根据当年气温回升或下降情况,适当提前或延后几天。
来源:巧巧短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