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田近五年仅挂牌两宗居住用地,且该地块所在的梅林板块已约20年无新建小区入市,所以梅林片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房龄整体偏老旧。
市场是聪明的,但也是滞后的。
就好比推进现房销售,一直呼吁了十多年,这两年才算真正看到落实执行的步伐。
到了今年,现房销售的风才越刮越大。
重定价逻辑
这两天,深圳挂出一宗宅地——B405-0308宗地。
位于福田区梅林街道越华路10号,就在深圳地铁10号线双地铁孖岭站旁。
福田近五年仅挂牌两宗居住用地,且该地块所在的梅林板块已约20年无新建小区入市,所以梅林片区最大的问题就是房龄整体偏老旧。
周边都是一些非常老旧的小区,几乎都是2010年以前的房子,有些甚至是1995年以前的房子,不仅很多楼梯房,也没有地下停车位,这也导致二手房价格一直跑输其他板块。
目前二手房挂盘均价在 4.8万—7.5万 /㎡之间,新房供应缺口显著。
所以,市场的共识是,这宗用地不仅仅是一宗普通的宅地出让,而是深圳福田核心地段检验及重定价的关键信号。
对于宅地是否吸引足够多的房企参与,能否拍出更高的溢价,都是市场期待的关键要点。
因为新的成交楼面价也将事关梅林片区住宅新的锚点和转折点。
宗地主要的硬性要求是3点,一是容积率上限约束在3.72,二是规划建设高度上限约束在100米,还有一个就是要求全部现房销售。
这三点刚性的约束,可以看出,深圳新房的建设设计趋势和格局——低容积,不再向上做空间的加法, 所见即所得。
就如同曾经龙华的金茂府,之于整个龙华以及所在板块的市场意义。
曾经的金茂府,就像是龙华新房里的定海神针,新开的楼盘多少都以此为标杆,拿来对比。
比如这样——
比如这样——
2016年龙华金茂府的宗地出让就成为深圳首个试点现房销售的地块。
当时拍地的综合楼面价5.68万元/平方米,不仅刷新了深圳地王纪录,还直追地块周边潜龙曼海宁、特发和平里等二手房的挂盘均价,上演“面粉贵过面包”的戏码。
地王+现房销售的特点,当时不禁引起市场一片惊呼。
此后2019年开盘的时候,以备案均价约10.88万,总价区间约1428万-7337万/套,面积约124~510平,让金茂府一直成为市场追踪的焦点,曾一度被定义为国内首个现房销售试点项目的里程碑。
成为二手房后,流入市场也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焦点。
所以,深圳龙华金茂府已经远超项目本身的销售数据与市场表现,是深圳楼市不可忽视的 “现象级项目”。
B405-0308宗地也将成为梅林新房重启的里程碑,也会成为梅林新房的转折点。
所以,入市后表现如何,对后市也同样具备举足轻重的意义。
能否成为梅林片区20年后重启的钥匙,就看如何拍地了。
现房正逢时机
虽然前两年深圳就试着继续推行现房销,但推行的力度和速度一般。
从2016年要求龙华金茂府现房销售后,推进进程一直搁置到2023年8月。
2023年8月中铁阅臻府的宗地出让,采用竞“现房销售”的方式出让,开创了竞现房销售面积的先河。
紧接着2024年10月8日位于宝安区航城街道的A219-0080地块出让,要求全部现房销售,然后再到今年5月《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行现房配售,深圳现房销售推行才算正式加速。
这都是前几年,市场就盼着的事。
过去市场火热的时候,市场一致的观点就是,豪宅别限价了。
当时取消新房限价,建设更多的豪宅,是市场众多业主打新陪跑后呼声最高的需求。
因为铁打的有钱人,流水的网红盘。
在普通改善住宅的赛道上,挤满了拿着超级筹码的买家,新房开一个清空一个,把原本普通的改善群体都挤下了车,并且当时的新房,存在着巨大的倒挂,市场一直认为原本筹码更多的买家赚取更多的差价。
还有现房销售也是。
过去市场就一直担心交付的品质不好,货不对板,又不能售后退房,也一直担心交付不及时,增加额外的居住成本,甚至是无法交付房,而房贷物业依旧月月延,喊了将近10年的取消预售模式。
如今现房销售推进加速,一方面政策的大方针是落实“好房子”以及推进《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
另一方面,现房销售试点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市场从“卖方”向“买方”转变,众多新房已经进入慢去化的周期,期房与现房销售的去化节奏差距已经不明显。
并且如今,深圳有更多的支持条件在优质的地段做更多的优质住宅,对现房的要求也更高。
结合城市更新推动现房销售,既提升城市品质又促进政策落地,同时也能促进存量房与新房市场良性互动。
尽管现房销售推动有滞后性,但进一步推动现房销售已成城市和住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
来源:设计师带你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