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或要进入资本大周期?这5家公司订单爆了(附逻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6 02:15 1

摘要:乐聚机器人更是在10月宣布完成约15亿元Pre-IPO轮融资,并更名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宇树科技于11月15日完成上市辅导。

智元机器人11月初完成股改,公司名称变更为“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深处科技(“杭州六小龙”之一)同步完成有限公司向股份公司的跃迁。

乐聚机器人更是在10月宣布完成约15亿元Pre-IPO轮融资,并更名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短短两个月内,四家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体迈向资本市场,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行业已从技术验证期跨入商业化兑现期

另外还有就是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其首款人形机器人Iron,自证“这是机器人”。

而2025年,被产业界普遍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直接看行业复合增速,国内到2029年的复合增速93.6%。(直接看下图)

在上一篇《人形机器人,周一要放大招,新方向?》,主要从产业+技术+资金三方面分析了,为什么是现在值得关注人形机器人?这里就不再赘述,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但热潮之下,投资需冷静。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并非所有“会走路的机器人”,而是那些卡在价值链增量、且已跑通商业闭环的环节

基于此,梳理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5家公司,从基本面出发,去看看如何去做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以下涉及未来产能、订单及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公开披露或券商研报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P型齿”结构与交叉滚子轴承(国内唯一),拥有超120项专利,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客户数据:进入特斯拉Optimus、优必选、ABB等头部客户产业链,单台人形机器人需14–50台谐波减速器。

产能扩张:2025年规划产能159万台(当前59万台),规模效应推动降本,目标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超15%。

鸣志电器

技术卡位:空心杯电机、无刷电机适配机器人高精度关节需求,研发费用率8.5%。

产品下游: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驾驶(电子刹车/转向)、医疗设备等领域。

全球布局:越南工厂已投产,强化北美本地化供应能力。

制造能力:行星滚柱丝杠加工精度达C0级(国际领先),传动效率90%,承载力为滚珠丝杠3倍,丝杠业务2025年目标订单3亿元。

增长曲线:传统涡轮增压(受益混动需求)、新能源轻量化部件、机器人丝杠(已送样特斯拉)。

产能布局:越南、墨西哥,目标本土化生产占比达40%,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福莱新材

技术突破:纳米级导电薄膜良率达85%,成功替代日企产品,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单台价值8000元。

全产业链:目前做到(基膜-涂布-模切)降低成本12%,烟台基地产能利用率高达90%。

潜在布局:小鹏、特斯拉、三星电子人形机器人皮肤订单落地后,潜在市场规模达20亿元。

星源卓镁

技术突破:全球首创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较铝合金减重30%,半固态成型良率90%。

客户群体:客户覆盖特斯拉Cybertruck、小米SU7、智己等,2024年新增订单23个,其中60%为新能源壳体。

材料增量:受益于单车用镁量提升(当前15k,2030年目标45kg)及一体化压铸技术突破,奉化基地将于2025年投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