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权威发布!GBD 2023揭示中国慢性病疾病负担(IF 7.3)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22:58 1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当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尤其在老龄化与城镇化背景下,负担持续加重。然而,各省在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和医疗资源上差异显著,疾病分布并不均衡。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当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尤其在老龄化与城镇化背景下,负担持续加重。然而,各省在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和医疗资源上差异显著,疾病分布并不均衡。

2025年11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者用GBD 2023数据库,在期刊Chinese Medical Journal(医学二区,IF=7.3)发表题为:“Non-communicable disease burden in China,1990-2023: Evidence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3”的研究论文。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中国当前(2023年)的NCDs负担。同时,通过与GBD 1990数据库对比,分析了长期变化趋势,并揭示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之间的负担差异,为精准防控提供证据支持。

研究从GBD 2023数据中,获取了中国大陆 31 个省份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各性别、区域、省份的NCDs的数据,并比较了 1990 年和2023 年间慢性病的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估计主要基于死因集合模型,而非致命结果则使用疾病模型-贝叶斯元回归建模。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显示,在2023年,NCDs依旧是中国最首要的疾病负担,导致了约955万人死亡和3.26亿DALYs。其中,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导致NCDs死亡率和DALY率高的主要原因。

表1 2023年中国全因和1级病因导致的死亡率、DALY率及年龄标准化

并且,2023年的NCDs负担在性别、年龄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具体而言:

性别:多数NCDs负担男性高于女性,但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的女性DALY率更高;

年龄: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负担最重;



图1 2023年中国不同性别、年龄组慢性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及DALY率(B)排名

同时,研究进一步显示,NCDs负担地域差异显著,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格局,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而经济更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负担相对较低。


图2 2023年中国七大区域慢性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及DALY率

此外,与1990年相比,NCDs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DALY率普遍下降,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其绝对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在NCDs的二级病因中,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增长到 239.14%;精神障碍死亡率增长到 382.34%;对于肌肉骨骼疾病,DALY 率增加到 48.17%。

图3 1990-2023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及DALY变化趋势。(A)死亡人数、死亡率及年龄标准化死亡率;(B)DALY值、DALY率及年龄标准化DALY率

综上所述,研究确认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然是中国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并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域的差异性。同时,精神障碍和肌肉骨骼等致残性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加强前端预防、优化高危人群管理并提升数据精准性,实现实施精准防控策略。

来源:郑老师讲统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