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李梓萌遭AI仿冒,88万人直播间上当,普通糖果冒充鱼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8 01:01 1

摘要:她穿着一身正装,背景跟新闻演播厅一样,用她特有的播音员口吻,在介绍一款深海鱼油。

一个央视的女主持人,叫李梓萌,出现在一个直播的画面里。

她穿着一身正装,背景跟新闻演播厅一样,用她特有的播音员口吻,在介绍一款深海鱼油。

她对着镜头说,这个东西对中老年人好,头晕手麻吃了管用,记忆力不好也能改善。

当时,那个直播间里有八十多万人。

很多人的父母辈,刷到这个画面,心里就想,这是央视的人,肯定错不了。

想都没多想,就付了钱。

过几天,东西送到了。

打开包裹一看,上面印的生产执行标准,是糖果类的。

说白了,这就不是什么保健品,就是超市里几块钱能买一大包的那种糖豆。

有些老人还真信了,把平时吃的正经药给停了,专门吃这个。

结果身体不但没好,反而更难受了,最后人被送到了医院。

这事情最离奇的地方还不是这个。

是李梓萌本人,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件事。

她根本就没有直播卖过什么鱼油。

那个屏幕里能说会道的人,根本不是她,是一个用电脑技术做出来的假人。

彻头彻尾的假货,连人都是假的。

受到这种侵害的,也不只她一个。

有个叫温峥嵘的演员,也被电脑“复制”了。

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三个不同的直播间里,穿着不一样的衣服,卖着完全不同的三样商品。

还有奥运冠军全红婵,她的声音也被偷走了,被拿去推销土鸡蛋。

现在你在手机上刷到的那些名人卖东西的视频,背后有多少是真的,很难说。

骗子是怎么弄出这些假人的?

这个技术,现在已经不复杂了。

他们就是从网上把李梓萌播新闻的公开视频都下载下来。

然后把这些视频喂给一个电脑程序,让这个程序去学习她的脸,她的声音,她说话的节奏。

程序学完了,就能生成一个一模一样的数字形象。

这个造出来的假人,跟真人几乎分不出区别。

脸是那张脸,声音也是那个声音。

甚至连眨眼、动眉毛这些小动作,都做得特别流畅。

你看着她说话,嘴巴张合,语气停顿,都跟本人一模一样。

骗子就用这个假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开着直播,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卖东西。

他们不光造假人,还把直播的场景也做成假的。

背景墙,故意搞成新闻演播室的样子。

屏幕下方的字幕条,也模仿央视的风格。

旁边还放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专治头晕、手麻、记忆力下降”。

普通人一进直播间,看到这个场景,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戒备心一下就没了。

信任感上来了,下单就变得很快。

现在做这个事情,已经是一条很成熟的黑色链条了。

在一些见不得光的网络市场里,一个名人的数字模型,便宜的只要三千块钱,贵的也就五万块。

你付了钱,卖家不光给你模型,还给你一套“教材”。

教材里一步步教你,怎么布置假的官方背景,怎么用“还剩最后几件”来催促别人下单,怎么引导买家私底下转账来躲开平台的监管。

就拿这次卖假鱼油的公司来说。

他们买李梓萌的数字模型,只花了七千块钱。

然后投了一百万广告费,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个假直播。

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卖出去了总共一千二百万的货。

这么多人退货,他们不亏本吗?

根本不亏。

他们卖出去的货,有百分之六十三的人都选择了退货。

即便如此,剩下的利润也足够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一本万利的生意。

等买家反应过来这是个骗局,想去找他们算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那个直播账号,早就被注销了。

他们换个名字,重新注册一个账号,用着同一个假“李梓萌”,继续骗下一波人。

温峥嵘的团队,每天都要举报五十多个这样的假冒账号。

这边刚举报封掉一个,那边马上又冒出来一个新的,完全是防不胜防。

为什么骗子偏偏要挑央视主持人下手?

因为在许多中国人心里,对官方媒体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任。

李梓萌的形象摆在那里:常年在国家级电视台露面,永远是严肃、专业的打扮。

这个形象本身,就是一种信誉的保证。

骗子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把公众对权威的信任,变成了他们收割钱财的工具。

那么平台和有关部门就不管吗?

也在管。

网信部门的数据显示,到去年十一月,已经清除了八千七百多条违法信息,封掉了一万一千多个仿冒的账号。

北京海淀区的市场监管局,也对那家卖假鱼油的公司,开出了二十万的罚单。

但这种管理,力度够吗?

你看,一个星期就能赚一千二百万。

罚款二十万,对他们来说算什么呢?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罚款根本无法让他们感到痛。

账号封了就再申请一个,成本几乎为零。

这事的本质是什么?

是过去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现在连眼睛看到的都可能是假的。

以前,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权威人物在说话,你会毫不怀疑。

现在,这个权威的形象本身,都可以被轻易地伪造和利用。

新技术,把我们判断真假的门槛,一下子给冲垮了。

而我们的法律和监管手段,却还没跟上这种新骗局的速度。

这件事往深了想,其实很可怕。

被骗走的不只是钱,更是一种信任。

当我们的父母,下次再在手机上看到熟悉的主持人时,他们心里会先打一个问号。

会下意识地怀疑:屏幕里这个人,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种对信息源头的不信任一旦蔓延开来,才是对整个社会最致命的伤害。

来源:聪慧柑桔JEia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