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佳把奖杯刚举过头顶,网络就把她十年前跟张黎的旧照片顶到热搜第一,同一页面上,咏梅的黑白剧照被截成九宫格,配文只有一句“她没哭,我哭了”。屏幕外,金鸡评委傅若清连夜开麦:投票记录不能公开,这是行规。一句话,把火又浇上一桶油。
宋佳把奖杯刚举过头顶,网络就把她十年前跟张黎的旧照片顶到热搜第一,同一页面上,咏梅的黑白剧照被截成九宫格,配文只有一句“她没哭,我哭了”。屏幕外,金鸡评委傅若清连夜开麦:投票记录不能公开,这是行规。一句话,把火又浇上一桶油。
奖杯是11月4日晚上颁出的,11月5日早上八点,某营销号放出一张对比图:左边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把方向盘拧到虎口出血,右边宋佳在《好东西》里对着孩子吼“我养你”。配文写着“血和口水谁值钱”。六小时转发破十万,冲的不是演技,是“二次得奖”的运气。数字背后,是观众对“两次”这个词的敏感——宋佳2013年凭《萧红》拿过一回,咏梅三次提名颗粒无收。主办方把“双黄蛋”留到零点后公布,就是怕现场有人掀桌子,结果线上还是掀了。
评委说“突破”,观众就去找突破。有人剪了宋佳两段戏:2013年她在《萧红》里咳血,2023年在《好东西》里咳面条,画面对接,弹幕刷“十年前后,一样吼叫”。剪辑的人没配文字,却用时间码告诉外界:所谓突破,只是年龄增加十岁。这条视频在抖音跑了七千万播放,平台没下架,因为它没骂人,只放时间码,让数据自己说话。
咏梅的经纪团队11月6日放出一句“尊重”,两个字,比长文公关更有力。咏梅本人没出镜,狗仔拍到她第二天去菜市场拎了两条鲈鱼,照片里她笑了一下,网友把这张图转称“正宫气场”。没人组织,却统一行动,背后是对“大气”二字的饥饿——大家见够了互撕,需要一个人用沉默给热闹收场。咏梅不提供新话题,舆论就失去燃料,于是转头去挖宋佳旧账。
旧账里最狠的不是绯闻,是孙俪和章子怡被拖出来陪绑。2013年《甄嬛传》大火,孙俪没入围金鸡,宋佳凭《悬崖》拿奖;同年章子怡《一代宗师》横扫亚洲,却输给宋佳《萧红》。有人把两届评委名单做成表格,发现重合度高达六成,于是得出“同一批人,同一口味”结论。名单是公开信息,制表人只做了排序,没添评论,却让观众自己把“惯性”读成“黑幕”。这一招比骂评委更狠,它让数据自己开口,主办方想告也找不到被告。
宋佳11月7日亮相品牌活动,主持人递话筒,她只说“会继续演”,没提咏梅,没提评委。台下记者提前收到公关稿:三个问题不能问,一问旧情,二问标准,三问票数。宋佳说完就走,现场视频被剪成十五秒,配文“影后惜字如金”,评论里最高赞是“她敢多说一句吗”。沉默成了新靶子,品牌方却乐见其成——热搜挂一天,logo跟着转场,比硬广划算。
评委傅若清接受《中国电影报道》采访时补了一句:金鸡奖要鼓励“时代女性形象”。这句话被做成金句海报,背景是宋佳在《好东西》里抱着孩子的剧照。海报发出三小时,有人贴出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独自开车出走的截图,配文“这也是时代女性”。两张海报并排,点赞差出十倍,少的那方不是输在演技,是输在“母亲”标签没有“单身母亲”好读。观众需要一眼能看懂的角色,评委需要一眼能总结的主题,咏梅演的“自我流放”不够口号化,于是输在传播。
11月8日,豆瓣出现“金鸡奖投票明细”许愿帖,三千多条回复,最高赞只有四个字“公开很难”。四个字背后,是观众对“程序正义”的执念。大家不是不懂艺术主观,而是不想被代表。评委说多轮投票,观众要见票数;评委说充分讨论,观众要听。不给,就默认有鬼。这一招,主办方找不到反驳点,因为保密理由是“保护评委隐私”。隐私挡在中间,怀疑就永远成立。
宋佳接下来还有三部片待映,制作方没改档期,反而把宣传节奏提前。业内消息:片方原本担心“影后”标签让观众提高预期,现在干脆趁热打铁,把“争议”当“热度”用。预告片里剪进宋佳哭喊镜头,文案写“她又一次突破自己”。观众骂归骂,点击还是会点,因为大家需要验证“她到底配不配”。流量逻辑就是这么直接:黑红也是红,先上车后补票。
咏梅的下一部戏是文艺片,成本不到宋佳新片零头,出品人11月9日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我们不冲奖,冲人心。”截图流出来,又被转疯。大家点赞,是因为需要有人替自己说出“不陪跑”四个字。其实出品人也是生意人,只是换了个赛道,把“失意”包装成“清高”,一样卖票。观众以为自己在支持清流,清流也在数票房。
金鸡奖评委今年新增两名高校教授,名单公布时宣传“学术视角”。网友去查论文,发现其中一位研究“主旋律叙事”,近三年引用量不足百次。数字摆在那里,又被截屏传播。观众不需要懂学术,只需要看到“低引用”就能联想“水平有限”。新一轮质疑升起,主办方只能装死。学术背景本来用来堵嘴,现在反而成为新漏洞,说明任何新增信息都会被拿来当弹药,除非彻底闭嘴,但闭嘴又等于默认。闭环形成,热闹继续。
宋佳的团队11月10日放出拍摄花絮,视频里她一遍遍走戏,拍到凌晨四点。弹幕刷“努力不代表合适”,一句话把辛苦打回原点。团队本想用“敬业”换同情,忘了观众此刻要的是“公平”,不是“辛苦”。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翻车。这个细节告诉所有演员:舆情期间,别卖惨,卖惨等于递刀。
事情走到这里,表面是宋佳与咏梅,其实是观众与系统。观众要看得见的手,系统给看不见的标准;观众要数字,系统给形容词。双方各说各话,中间是每年固定上演的“奖怒循环”。下一次开奖,换一批演员,同一套流程还能用,因为核心矛盾没解——保密机制不变,质疑声就不会变。宋佳只是刚好站在枪口,子弹早就在膛里。
结尾留一道选择题:如果明年咏梅得奖,宋佳陪跑,投票明细依旧不公开,你会继续骂,还是干脆不看不骂?
来源:奇幻星球T3dq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