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人民医院:“心电一张网”打通救心“高速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00:12 1

摘要: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亿,死亡率高居所有疾病首位。宁津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医疗需求侧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供给侧改革,全面构建城乡“心电一张网”,通过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心电设备捕捉数据,实时传送至医生端进行专业诊断,提供精准治疗方案,系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为3.3亿,死亡率高居所有疾病首位。宁津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医疗需求侧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供给侧改革,全面构建城乡“心电一张网”,通过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心电设备捕捉数据,实时传送至医生端进行专业诊断,提供精准治疗方案,系统建立心血管疾病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打造心血管健康管理闭环生态系统。项目实施以来,200多名急性心梗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全县急性心梗死亡率由原来的10%下降至2%。宁津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的首个县级试点;《智能心电网 赋能大健康》案例获得第六届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健康物联赛区一等奖,是全国唯一一家入选的县级医院;获得国家胸痛中心通报表彰;得到《中国改革报》等重要媒体刊发推广。

一张网覆盖 服务零距离

2018年,宁津正式启动全县城乡“心电一张网”项目。

试点先行、逐步扩面。经统计,宁津县每年确诊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中农村群众占比高达70%以上。截至目前,县医院已经累计投入60万元,为204家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远程心电设备,包含全县60%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实现县域有效全覆盖,并且最远已辐射至陵城、乐陵等离宁较近的农村。近年来免费为村民诊断心电图2.2万份,筛查出急性心梗、心肌缺血等急性心梗患者300多人,心律失常患者600多人,可实现1分钟出图、2分钟回报的快速诊断能力。

苦练内功、提升能力。术业有专攻,经过多年努力,宁津县医院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是全国通过认证的第一家县级医院,山东省通过认证的三家医院当中唯一的县级医院。同时系统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心电一张网”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线下培训+线上指导,全面提高村医诊断能力。

宣传引导、加快普及。充分运用多样化宣教手段,平均每年入村镇宣讲20多次、开展现场义诊10余场,开展网上直播宣教2次、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创办微信公众号“介入初天地”,有效提高了民众“有胸痛、到医院”“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自救意识,普及“心肺复苏”自救技能,受益群众达到6万人次。

一平台互联信息零延时

依托“心电一张网”终端设备,系统搭建“心电一张网”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医疗物联网场景应用。

三方数据同步。平台包含运行监控后台、心电采集软件、诊断系统、统计分析、医生手机终端APP等功能,患者心电图数据直达医院、直达医生,可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医生、患者三方信息实时共享,为精准救治提供坚实保障。

压减诊断过程。平台应用前,传统流程为“发病—院外首诊—院外转诊/误诊—开始检查—院外确诊—转运县医院”,转诊时间最长可达6小时。平台应用后实现流程优化再造,即“发病—基层医疗机构采集心电图—县医院诊断—转运县医院”,实现心电图一次采集、即时诊断,最远距离的乡镇卫生室转诊时间缩短至50分钟以内。

推动分级诊疗。通过平台应用实现县乡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完善了区域系统救治体系。基层医生定期走访病患,进行健康指导,有效实现疾病预防管理;乡镇卫生院强化重症转诊,实现双向转诊、术后管理;县医院分散了检测压力,更好集中优势资源对急重症患者进行精准救治。

一站式急救救治零延误

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时间只有“黄金120分钟”,配套“一张网”“一平台”,县医院创新推出一站式智慧急救模式,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

平台应用常态化。患者通过拨打120 急救电话接入急救中心,或在基层卫生院、卫生室进行诊疗,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关键数据已经实时接入“心电一张网”大数据平台,在患者未到达医院前已经确定了救治方案。

医师团队专业化。胸痛中心充分整合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导管室等8个科室的人员力量,医师、护理人员达到近百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3人,并配有德国西门子大型数字血管造影设备、迈克唯经皮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波科旋磨介入治疗仪等先进医疗设备16台套。

救治流程标准化。持续优化、简化、规范“胸痛救治流程”,建立起完备的救治流程体系,推动胸痛中心与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及辅助科室的高效联动。胸痛门诊全年无间断开放,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模式,急性心梗患者D2B时间(病人从进医院大门到有效开通血管时间)平均46分钟,更是创下8分钟的全国记录。

信息来源:宁津县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来源:健康财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