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2”两个字在2024年6月再次被特朗普放进话筒那一刻,华尔街的屏幕先跳的不是股价,而是中国光伏组件的实时报价——每瓦0.12美元,比美国本土最低报价低42%。
“G2”两个字在2024年6月再次被特朗普放进话筒那一刻,华尔街的屏幕先跳的不是股价,而是中国光伏组件的实时报价——每瓦0.12美元,比美国本土最低报价低42%。
数字一闪,美国商务部的听证会还没开始,结果已经写死:没有中国产能,美国连自家屋顶的光伏补贴都发不下去。
这就是最新一轮“两国集团”提议的出场方式,不是外交辞令,而是现货市场的秒杀。
为什么老调重弹发生在今年?
把时钟往回拨三个月,一切有迹可循。5月7日,白宫把14nm以下半导体设备、EDA软件、AI芯片一起拖进管制清单,想复制2022年对华为那套“锁喉”。
可是海关的月度数据同一天出炉:国产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率42%,比2021年高了27个百分点。
换句话说,华盛顿的封锁清单刚打印完,中国工厂已经把四成设备换成国产,订单落袋,产能继续爬坡。
封锁没卡到脖子,反而让美国设备商少收了42%的货款,财报一出来,硅谷先跌为敬。
再看电动车。
特斯拉上海工厂2024年Q1的单车成本比美国工厂低28%,不是工人工资低,而是电池、电机、钣金、线束全部在四小时车程内配齐。
美国本土想追,先把锂矿、负极、隔膜、铜箔、电控、热管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这十条产业链搬回北美,缺一条都省不下这28%。
特朗普团队算过,真搬需要七年、2600亿美元,中期选举连一年都等不了,于是“G2”成了最便宜的话术:先喊“一起管地球”,把节奏拖住,再争取时间补产能。
金融战场同样直白。
美联储把利率钉在5.25%以上,美债长短端利率倒挂刷新1980年代纪录,银行每天靠美联储贴现窗口续命。
另一边,中国央行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量同比跳涨43%。38个国家把人民币直接写进外汇储备,沙特、伊拉克、巴西的原油合同开始用人民币结算,2024年累计结算额突破800亿元。
美元环流被高利率自己掐住脖子,人民币顺势把管道铺到产油国,此消彼长,华尔街比谁都清楚:再拖下去,美元份额会被一块块啃掉。
技术层面更扎眼。
《自然》指数2024版公布,中国自然科学高质量论文占比22.3%,第一次超过美国。
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全球三成高被引论文署名中国实验室。
美国智库CSIS统计,过去三年美国高校材料专业博士毕业生里,38%的论文致谢部分出现中国合作单位,人还在美国,数据、样品、实验机时全在中国完成。
科研网络已经织在一起,华盛顿想一刀两断,先断的是自家大学明年的排名。
产业、金融、科研三条线同时被追上,美方于是把“G2”重新摆上桌面,实质是“以谈代拖”。
拖什么?
拖出本土替代的时间表。
波士顿咨询5月报告写得赤裸: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数量反增12%,因为产品定义、工艺迭代、供应链优化离不开中国工厂。
美国若强令搬回,研发周期拉长18个月,成本抬升35%,市场份额直接送给欧洲和日韩。
企业不愿走,政府只能喊“两国共管”,用外交烟雾换产业政策空间。
中国接不接?
看数据就明白。2024年前5个月,东盟连续四年成中国最大贸易伙伴,RCEP框架下高技术产品占比升到58%,区域里只剩一个货币锚定选项——人民币。
金砖国家扩容到25个,GDP总量全球37%,新成员清一色资源国,卖油、卖矿、卖粮食,最需要的是中国制造的发电、储能、输电、电动车、光伏全套设备。
产业链把资源国和消费国串在一起,人民币自然成为结算媒介,不需要额外谈判,市场自己把路铺好。
这个时候去当“被分治的一半”,等于把已经跑通的外循环再拆成两半,没人会答应。
更关键的是国内节奏。
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突破1500架,长江存储232层NAND良率拉到90%,国产28nm DUV光刻机进入产线验证,6月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全球首个5G-A商用网络,下行速率10Gbps。
每突破一个节点,配套材料、装备、软件、人才就沉淀一层,下一波技术迭代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自己循环已经转起来,没必要去别人的“二人转”里当配角。
回望过去十年,美方每次高举“两国集团”,背景都是自家产业份额被啃掉一大口:2011年高铁、2015年光伏、2018年5G、2021年电动车,再到2024年半导体、量子计算、商业航天。
名单越来越长,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说明追赶者换道超车的节奏在加快。
华盛顿的算盘很清楚:谈,可以拖;打,未必赢;脱钩,先死自己企业。
于是“G2”成了最省力的缓兵之计。
故事说到这儿,结论也摊在桌面:产业厚度决定话语权,真金白银的订单比任何外交话术都硬。
美国想借“共管”拖时间,中国则用连续42%的进口替代、800亿元的石油人民币结算、22.3%的论文占比告诉对方——时间不在你那边。
下一步,第三代半导体、量子计算、商业航天三条新赛道同时发令,谁先把实验室写进工厂,谁就把规则写进全球市场。
跑道已经清场,发令枪响,落后半步的人才会急着喊“一起跑”。
读者您说,领跑的人需要回头签约吗?
来源:缤纷西柚0Kmr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