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你知道吗?为了办这个“全运会”,多少地方挤破了头。四川前前后后递了四次申请,愣是一次没中;湖南熬了整整十四年,才终于拿下2029年的主办权。眼下安徽、湖北、浙江还排着队等机会。这么拼,图个啥?
你发现没,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大湾鸡”的表情包。
这届粤港澳全运会的吉祥物,愣是凭一脸憨萌杀出重围,成了顶流。
比赛一开打,更吓人——一群奥运冠军在乒乒乓台前拼得你死我活,就为争一个“全国第一”。这阵仗,说是地狱难度都不夸张。
可你知道吗?为了办这个“全运会”,多少地方挤破了头。四川前前后后递了四次申请,愣是一次没中;湖南熬了整整十四年,才终于拿下2029年的主办权。眼下安徽、湖北、浙江还排着队等机会。这么拼,图个啥?
说白了,图的是发展。全运会看着是国内比赛,可它带来的动静可不小。想想2010年广州办亚运会,原本预估GDP是7660亿,结果一口气冲到了1万亿,直接跨入一线城市经济门槛。广州塔起来了,珠江新城CBD也成型了,城市面貌十年的规划硬生生压缩到五六年就完成了。这种“以赛促建”的魔力,哪个城市不眼红?
更何况,现在文旅这么火,一个赛事就能带火一座城。自从十五运开始筹备,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的商场、夜市每逢周末和赛事日,客流平均涨了20%以上。短视频平台上随手一刷就是打卡视频,传播又快又准,根本不用硬推。
反观奥运会呢?听着风光,办起来真是“赔本赚吆喝”。自1960年以来,几乎每届都超支,平均超支率高达172%。东京那一届直接翻倍,超支200%。真正回本的少得可怜,21世纪就悉尼和北京做到了,一个赚了3.6亿美元,一个赚了1.44亿。别的呢?蒙特利尔1976年办完奥运会,欠了一屁股债,居民多交了三十年“奥运税”才算还清。15天的热闹,换来三十年的喘不过气。
现在2036年夏季奥运会都还没定主办国,按理说早该敲定了。印度、韩国、埃及这些国家倒是递了申请,但国际奥委会迟迟不拍板。全球范围内,愿意接这烫手山芋的国家越来越少。谁都知道,办奥运不是荣耀那么简单,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硬扛。
你说,同样是顶级赛事,一个抢着办,一个躲着走,这落差背后,哪是什么情怀,分明是算过账后的现实选择。
来源:星宇影视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