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朝军 ▏太行精神永放光芒——参观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有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8 00:04 1

摘要:太行如铸,横亘晋冀间撑起华夏脊梁;漳水如沸,奔涌两岸间激荡燕赵赤诚。在这片浸染英雄热血的土地上,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静静矗立,飞檐翘角承载烽火记忆,青砖黛瓦沉淀不朽力量。这里不仅是记录抗战岁月的红色殿堂,更受到了国家历任领导人的牵挂与重视,多位领导人曾专程前来参观

文/大唐林州热电公司龚朝军

太行如铸,横亘晋冀间撑起华夏脊梁;漳水如沸,奔涌两岸间激荡燕赵赤诚。在这片浸染英雄热血的土地上,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静静矗立,飞檐翘角承载烽火记忆,青砖黛瓦沉淀不朽力量。这里不仅是记录抗战岁月的红色殿堂,更受到了国家历任领导人的牵挂与重视,多位领导人曾专程前来参观考察,在文物前驻足沉思,在史料前追昔抚今,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重温太行精神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指明了方向。

当我怀着崇敬之心踏入这座纪念馆,指尖触过带着历史温度的文物,耳畔似闻穿越时空的枪炮呐喊与英雄壮歌,再想到领导人对革命精神的珍视与倡导,心中的使命感与敬畏感愈发强烈,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开启。

武乡,这座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的红色小城,更是华北敌后抗战的“心脏”与“堡垒”。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长期驻扎于此,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千军万马在华北大地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无数英雄儿女从这里出发,奔赴抗日前线,用青春与热血浇灌民族解放的希望之花。

刚进纪念馆广场,两组气势恢宏的群雕便带来直击心灵的双重震撼:一侧是八路军将士的冲锋群像,有的弓步挺枪,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仿佛正锁定侵略者的胸膛;有的振臂高呼,声音似惊雷般洪亮,仿佛在召唤战友们向着胜利奋勇冲锋;有的俯身搬运弹药,脊梁如青松般挺拔,仿佛扛起的是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与复兴希望。

而另一侧,狼牙山五壮士的雕塑巍然屹立,成为广场上最动人心魄的风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五位年轻战士,身姿定格在纵身跃下悬崖的瞬间:马宝玉昂首挺胸,目光望向祖国山河,仿佛在作最后的告别;胡德林怒目圆睁,紧握的双拳青筋暴起,带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胡福才俯身挥起石块,即便弹尽粮绝,也绝不向敌人低头;葛振林与宋学义相互支撑,脚下是万丈深渊,心中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爱国火焰。他们的衣衫早已被硝烟染透,伤口还在渗着鲜血,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与怯懦,那宁死不屈的决绝姿态,恰似太行山脉的坚硬风骨,又如漳河水的奔涌气节,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镌刻在天地之间。

阳光洒在雕塑群上,“太行精神永放光芒”八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瞬间将我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热血沸腾的年代。想起历任领导人站在这里时,想必也和我一样,被这穿透时空的英雄气概深深触动,在凝视中感悟初心,在缅怀中坚定信念,更让我们明白传承革命精神是何等重要的时代使命。

步入展厅,时光仿佛在此倒流,空气中都弥漫着岁月的厚重与英雄的气息。泛黄老照片里,战士们脸上的硝烟与笑容交织,眼神里满是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家国的赤诚;锈迹斑斑的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在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

总部电台的按键磨损发亮,那是深夜里传递作战指令的“千里眼”“顺风耳”,见证着将领们的智慧与担当;战士们的军装补丁摞补丁,针脚疏密不一,却缝着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钢铁韧劲;太行群众支援前线的独轮车布满划痕,轮轴转动时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穿梭于炮火中的轱辘声,藏着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

展厅中,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展区尤为醒目,堪称太行精神的生动具象化呈现。这里不仅陈列着五位壮士用过的步枪、手榴弹,还有他们穿过的补丁衣裳、用过的水壶,每一件文物都带着战火的印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展区中央的场景复原更是令人身临其境:陡峭的悬崖峭壁直插云霄,山间云雾缭绕,模拟的枪声与呐喊声在耳畔回响,再现了1941年秋,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和当地群众转移,主动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扔完最后一块石头后,毅然跳下悬崖的壮烈场景。

崖壁上,“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红色标语依稀可见,那是壮士们用生命书写的信仰宣言。展厅的墙壁上,还挂着领导人参观时的珍贵照片与讲话摘录:他们在五壮士的文物前驻足良久,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那段悲壮历史,眼神中满是崇敬与动容;他们反复叮嘱,要用心保护好这些红色资源,用情讲好英雄故事,让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与太行精神一同,在一代代人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最让我动容的,还有《平型关大捷》的场景复原:硝烟弥漫的山谷中,八路军战士们跃出战壕,挥舞着大刀、端着步枪奋勇冲锋,日军士兵狼狈逃窜、溃不成军。耳畔仿佛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与枪炮声,真切感受到八路军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狂喜与激昂,也更明白领导人为何如此重视传承这份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危难中奋起、在绝境中重生的底气所在,是支撑我们穿越风雨、勇毅前行的精神支柱。

讲解员的话语深情有力,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展厅中久久回荡,让人热泪盈眶。左权将军在十字岭突围战中,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毅然放弃突围机会,坚守阵地直至壮烈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太行山上,用行动践行了“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誓言;

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从加拿大而来,带着医疗器械与满腔热忱,在太行山区的简陋窑洞里抢救伤员,不顾自身安危坚守手术台,用精湛的医术诠释着国际主义精神与无私奉献的情怀;

太行儿女们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成为当时最动人的写照,老人在家纺线织布、筹集粮草,妇女们洗衣做饭、护理伤员,孩子们穿梭于炮火中传递消息,男女老少齐上阵,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抗日长城;

而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更是太行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最佳注脚——他们中最年轻的胡福才只有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以身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余生也始终坚守着英雄的初心,默默奉献。

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让我深刻懂得,英雄从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是用生命守护家国的勇士。领导人在参观时,也常常为这些故事动容,他们多次强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太行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让英雄的事迹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

太行精神,是战火与热血淬炼而成的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八路军将士与狼牙山五壮士们用生命诠释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是太行人民在极端困苦中坚守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是革命先辈们在实践中探索的“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是全体中华儿女在民族危亡之际彰显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更是军民之间生死与共、患难相依的“同心同德、鱼水情深”的优良传统。

当年,八路军在缺衣少食、缺枪少弹的极端困境中,以太行山脉为天然屏障,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破袭战,在深山老林中建立起一个个抗日根据地,让抗日烽火在华北大地熊熊燃烧;他们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开垦荒地、纺纱织布,把荒山野岭变成了五谷丰登的“陕北江南”;他们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与太行百姓同吃同住同战斗,结下了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

正是靠着这份精神力量,他们在绝境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硬生生用小米加步枪击退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历任领导人都高度肯定太行精神的时代价值,多次指出,这份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制胜法宝,更是新时代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的精神密码。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满大地,温暖而明亮,心中的激荡却久久不能平息。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决绝姿态、左权将军的壮烈牺牲、太行儿女的同心抗战,这些英雄身影与感人故事仍在脑海中盘旋;领导人的殷切嘱托与深切期望,也牢牢铭记在心间。

太行精神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对“初心”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平年代,我们虽不再面临枪林弹雨的考验,不再忍受饥寒交迫的困境,但前行路上的风险挑战、发展途中的艰难险阻,依然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太行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太行精神从未过时,反而愈发闪耀着时代光芒。科技攻关中,我们需要像八路军攻克堡垒、狼牙山五壮士勇赴绝境那样,拿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勇气,迎难而上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中,我们需要像太行人民开垦荒地、自力更生那样,秉持“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意志,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创新中,我们需要像八路军开展游击战那样,保持“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智慧,打破思维定势,灵活应变、开拓进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像太行儿女支援前线那样,胸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担当,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民族团结中,我们需要像八路军与太行群众那样,坚守“同心同德、鱼水情深”的情怀,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正是领导人希望我们做到的,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是一部镌刻着初心与使命的立体史书,是一座淬炼着信仰与力量的精神熔炉。它让我们在回望历史中铭记先烈伟绩,在触摸文物中感悟精神力量,在聆听故事中珍惜当下和平;它更让我们明白,太行精神不是尘封在博物馆里的记忆,不是停留在口号中的理念,而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融入民族血脉、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历任领导人的参观考察,为我们作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表率;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的壮烈事迹,为我们树立了践行初心使命的标杆,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传承这份精神的重要性、紧迫性与时代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积极响应领导人的号召,自觉做太行精神的坚定传承者,铭记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做太行精神的模范践行者,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做太行精神的积极传播者,主动讲好红色故事、弘扬英雄气概,让更多人了解太行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凝聚起全社会奋进向上的磅礴力量。

太行巍巍,见证着岁月流转与时代变迁;精神永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让我们带着从武乡八路军纪念馆汲取的精神力量,怀揣着对英雄的崇敬之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勇毅前行、不懈奋斗,让太行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让英雄的精神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来源:大院子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