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虫卵重创今麦郎 ,范现国千亿梦、IPO遥遥无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23:08 1

摘要:近期,一则关于今麦郎方便面吃出虫卵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据凤凰网报道,有消费者用叉子从面饼中挑出一团黑色块状物,引发广泛关注。面对质疑,今麦郎工作人员回应称:“按以往经验,不是虫卵,可能是烧焦的面头。”

撰文丨一视财经 翊天

编辑 | 西贝

近期,一则关于今麦郎方便面吃出虫卵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据凤凰网报道,有消费者用叉子从面饼中挑出一团黑色块状物,引发广泛关注。面对质疑,今麦郎工作人员回应称:“按以往经验,不是虫卵,可能是烧焦的面头。”

这样的回应难以平息消费者的担忧。这起事件只是今麦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一个缩影。曾经凭借“弹面”打开市场、凭借“一桶半”策略稳固行业地位的今麦郎,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风波。

01、食品安全风波

虫卵事件并非个案。在黑猫投诉平台,今麦郎的相关投诉已超过1600条,其中超过六成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消费者反映的异物五花八门:从麻辣板面中2厘米长的塑料块,到酸辣金汤肥牛面中的半只蜘蛛,再到包装袋内的蚂蚁,问题层出不穷。更令人担忧的是今麦郎的客服系统。多位消费者反映,拨打客服热线遭遇“永久占线”,扫描包装二维码跳转的在线客服也长期不回复。有消费者在桶装安徽板面中发现苍蝇后,尝试联系生产厂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2025年4月,娃哈哈因今麦郎代工的“个别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检测”而终止合作。虽然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随后表示合作期间累计交付了5000余万箱产品,但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出今麦郎在生产质量管控上可能存在系统性的不足之处。

今麦郎的质量问题,可能与范现国长期推行的“低价战略”有关。1996年,范现国推出单价0.5元的方便面产品,以亲民价格打开农村市场,凭借“薄利多销”的策略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营收达到241.45亿元的高点。同年,范现国在经销商大会上提出“2030年营收突破千亿”的目标,并启动多元化布局,业务涵盖饮品、面粉生产及代工等领域。

低价策略在带来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范现国的千亿蓝图逐渐失去光泽。河北省工商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麦郎营收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降至165.7亿元,两年间减少超75亿元。作为核心业务的方便面板块表现更为疲软,2023年营收63.7亿元,同比下降11.29%,市场份额被白象超越,退至行业第四位。

02、从农村到城市的曲折之路

今麦郎的创业故事始于1994年。范现国在河北隆尧创立华龙集团,凭借5毛钱一包的方便面精准切入农村市场。

当时,康师傅和统一主要占据城市市场,农村地区存在巨大市场空白。华龙面通过直接将牛肉面、排骨面等口味印在包装箱上,并用颜色区分,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配合“华龙面天天见”的广告语,华龙迅速崛起,到2001年已位居行业第三。

2002年,范现国推动品牌升级,华龙更名为“今麦郎”,推出高端产品“弹面”。此举帮助今麦郎进军城市市场,到2005年,其年营收突破20亿元,市场份额达到30%。

资本合作方面,今麦郎在2004年与日清食品合资,2006年又与统一联手进军饮品业务。然而,这两段合作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结束。日清方面曾坦言,合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原因在于双方市场定位不同:日清面向高端,而今麦郎主攻中低端。

范现国对今麦郎有两大梦想:上市和千亿营收,然而这两个目标似乎都与现实渐行渐远。

2017年6月,今麦郎召开上市启动会,正式宣布冲刺IPO。当时范现国曾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更要打造大营销平台,将来实现一千亿的收入。”然而八年过去了,上市计划仍无实质进展。

2019年,公司尝试与莱茵体育合作借壳上市,但未能成功。2020年12月,今麦郎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冲击A股。然而到2021年8月,中信建投的辅导报告没有再更新,表明今麦郎的IPO计划再次搁浅。

2022年1月,今麦郎获得了加华资本6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当时市场认为这意味着今麦郎上市步伐加快,但三年过去了,仍未见上市的实际进展。

融资渠道受限无疑影响了今麦郎的发展速度。在竞争激烈的快消品市场,资本的支持尤为关键。与早已上市的康师傅和统一相比,今麦郎在资本运作上明显落后。

03、多维度困境和出路

今麦郎面临的困境是多维度的。在产品层面,公司难以摆脱“低端”标签,高端化进程举步维艰。尽管推出了“拉面范”等高端产品,但未能形成完整的高端产品矩阵。

盈利模式也面临一定挑战。今麦郎的饮品业务利润微薄,一瓶售价1元的蓝标水,净利润仅2分钱。对比农夫山泉高达28.3%的净利润率,今麦郎的盈利模式显得尤为脆弱。

渠道方面,今麦郎对传统经销体系依赖度较高,虽然拥有约300万家下沉渠道网点,但在电商等新兴渠道布局相对缓慢。从抖音平台的数据看,白象官方旗舰店粉丝量超过500万,而今麦郎仅约150万。

面对困局,今麦郎也并非没有突围的筹码。公司在下沉市场根基深厚,终端渗透能力较强。饮品业务中的“凉白开”产品年销售额曾突破30亿元,显示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拥有从小麦种植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具备成本控制优势。

总之,今麦郎需要在质量管控、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上找到平衡点。今麦郎可能需要引入更先进的质量追溯技术、强化内部管控体系,并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定期公示质检报告,以重建消费者信任,这是决定其能否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继续前行的关键。

来源:一视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