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抹多的问题,就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联合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一起来回答。
最近身边是不是陆续有人遭流感了哇?
看到新闻里说今年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是不是心头有点慌了哇?
但是打开预约平台,看到这么多种类的流感疫苗,是不是瞬间脑壳就方了哇——
医生,这么多种疫苗咋个选喃?
医生,幼儿园娃儿咋个打喃?
医生,鸡蛋过敏的能不能打喃?
医生,我老婆怀孕2个月了,可以打不呢?
医生,我今年已经遭过甲流了,还要不要ju一针呢?
……
这一抹多的问题,就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联合成都市武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一起来回答。
一
答:当然搞得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预计今年我国流感高峰将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
虽然说流感疫苗的黄金接种期是9~10月,但现在打一样很有效。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后,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产生时间通常需要2~4周,现在ju了正好12月中下旬就有保护力了,是不是正合适?!
二
答:今年的疫苗已经更新,更精准。
每年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监测数据,预测当年最可能流行的毒株,并据此更新疫苗成分,所以,每年流感疫苗所含的疫苗株会有调整,来确保疫苗的保护效果。
在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中就明确提到,今年流感疫苗中,甲型H3N2亚型流感疫苗株的疫苗成分已经更新,也就是说,疫苗已经将它拿捏了,保护更精准。
三
答:大家不要被疫苗林林总总的名字迷惑了,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价数(三价/四价)、工艺类型(裂解/亚单位/减毒活)、适用年龄。
1.三价 vs 四价
三价疫苗能预防两种甲型流感(如H1N1、H3N2)和一种乙型流感(Victoria系)。
四价疫苗在此基础上,多覆盖了一种乙型流感(Yamagata系),也就是说,保护范围更广一些。
2. 裂解、亚单位、减毒活
这几个词是因为流感疫苗生产技术路线不同而出现的。不管哪一种技术路线都要经过病毒培养、收获等步骤,细微的区别主要是最后的灭活和纯化提取部分。不管使用哪一种技术路线,已上市的流感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
裂解疫苗:
国内外最常见的工艺。将培养后的病毒先灭活再裂解(先杀死再分裂),最后获得病毒的片段(内外部抗原)制成疫苗。
亚单位疫苗:
相较于裂解疫苗,亚单位流感疫苗去除了病毒内部蛋白,仅保留两种外部抗原成分(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制成疫苗,其抗原有效成分纯度更高。
减毒活疫苗(鼻喷疫苗)
保留活病毒(减弱毒性),通过鼻腔喷雾接种,激发黏膜免疫,适合怕打针的人群(但免疫力低下者慎用)。
3. 适用年龄
三价裂解疫苗和四价裂解疫苗0.25mL剂型适用于6月龄~3岁人群接种,0.5mI剂型根据生产厂家不同分别可适用于≥6月龄人群或≥3岁人群接种。
四价亚单位疫苗0.5mL剂型适用于≥6月龄人群。
三价减毒活疫苗适用于 3~17 岁人群,每剂次 0.2mL。
四
答:疫苗的选择真不是看价格贵贱,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优先选择对应年龄范围的疫苗
看人群:
害怕打针的小朋友 →选鼻喷减毒活疫苗
没有特殊要求的朋友
不要纠结三价、四价, 保护力度都是OK的,有啥接种啥。
接种方式:
6月龄—8岁的儿童:
首次接种需要接种2针,2针之间需间隔≥4周。以后接种就只需要每年ju 1针就行了。
如果给孩子选择的是减毒活疫苗(鼻喷),无论是否接种过,都只需1剂次。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
无论既往是否接种过,每年只需要ju1针。
五
答:都可以ju,具体来看!
01 孕妇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中,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并且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① 医务人员;
②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③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④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聚集场所的居住人员及员工;
⑤ 孕妇;
⑥ 6~59月龄儿童;
⑦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⑧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看到没,孕妇不仅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而且是优先接种的重点人群!过去一些疫苗说明书将孕妇列为接种禁忌,主要是出于谨慎原则。现在,随着更多研究和证据的积累,表明孕妇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是安全的,且好处远大于风险——孕妇接种疫苗,不仅保护自身,避免因感染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同时也能通过胎盘将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宝宝在出生后的6月龄内也能获得保护。
目前,已经有多款疫苗说明书不再将孕妇作为禁忌人群,说明书也改为了“建议与医生共同进行获益/风险评估后决定”,也就是说孕妇在接种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是不是能ju。
注意了,指南推荐孕妇接种的是灭活流感疫苗(注射剂型),而流感减毒活疫苗(鼻喷式)是禁止用于孕妇的。
02 鸡蛋过敏的人
是的,鸡蛋过敏也可以ju流感疫苗了。为啥子以前都说不能ju呢?主要还是跟疫苗工艺提升,杂质含量极低有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版)已经明确规定,流感裂解疫苗中卵清蛋白(鸡蛋中的主要过敏原)的含量应不高于200ng/剂。事实上,我国流感疫苗的实际生产标准比药典要求更为严格,这意味着疫苗中可能导致过敏的杂质含量已经非常低,安全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基于这样的条件下,最新的指南明确指出,鸡蛋过敏的人是可以接种那些在说明书中未将鸡蛋过敏列为禁忌的流感疫苗。
所以,对于鸡蛋过敏的朋友,在接种前一定要告诉接种医生你的鸡蛋过敏史,这样会让医生帮你选择更适合你的疫苗。
六
答:主要有以下这些。
01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
02
这些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鼻喷式)
因使用药物、艾滋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
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
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孕妇;
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的人。
七
答: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与受种者年龄、免疫功能、疫苗株匹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
接种后即使感染,也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同时减轻患病后的症状程度,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去ju一针流感疫苗了。
八
答:仍然该ju!
感染流感后,体内的确会产生一定的抗体,但这个只是对你得的特定亚型流感毒株产生抗体,并不会对所有的流感病毒都有用,很可能还会中招其他的亚型毒株。此外,这个抗体会随着时间不断衰退,在感染康复后的2~4周,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会达到峰值,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无法有效预防再次感染。
问
那已经得了流感后,多久才可以打疫苗呢?
答:感染流感后若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已完全消失,且体温连续3天正常,身体无不适,可立即接种流感疫苗。若仍有轻微症状,建议推迟接种。
九
答:可以! 流感灭活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肠道病毒71型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后,需间隔4周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十
答:其实和打疫苗一样重要的是,减少流感传染源。
虽然我们理解牛马们得了流感莫法在家休息到痊愈才去上班的囧境,但还是郑重提醒大家,得了流感尽量不外出就餐,在办公空间、公共交通上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传染给他人的几率。
家有学生的,也要注意等孩子基本康复后再送去学校,不要刚退烧就送去学校,一般来说甲流退烧48小时后,孩子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都恢复如常就可以返回学校。
娃娃学业是重要,但都在没有康复前就送回学校,一个班你传我、我传你、传染一个遍,对学业的影响不是更大吗?
哎,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当真是完全不同的病。
如果当初不取流行性感冒的名字,
是不是大家对这个病会更重视一点?
参考文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
WHO. Influenza (seasonal) [EB/OL]. (2025-02-28) [2025-08-25].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influenza-(seasonal).
Sederdahl BK, Weinberg GA, Campbell AP, et al. Influenza C virus in U.S. childre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2016-2019 [J]. J Clin Virol, 2024, 174: 105720.
Yu J, Wen Z, Hu W, et al. Influenza D 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20222023 [J].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4, 13(1) : 2343907.
Lessler J, Reich NG, Brookmeyer R, et al. Incubation periods of acute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J]. Lancet Infect Dis, 2009, 9(5) : 291-300.
Uyeki TM, Hui DS, Zambon M, et al. Influenza [J]. Lancet, 2022, 400(10353) : 693-706.
李武, 刘兰兰, 谭惠玲, 等. 接种流感疫苗对中小学生缺课预防效果实证研究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4, 45(12) : 1775-1779.
本文作者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