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四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国际化大会暨《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发布仪式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全国各地酒类企业代表、文化学者、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活态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交流、共话未来。
近日,第四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国际化大会暨《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发布仪式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全国各地酒类企业代表、文化学者、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活态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交流、共话未来。
作为白酒产业“活态文化”理念的首倡者与实践者,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中国汾酒复兴纲领体系的国际化1.0模式》主题分享中,系统阐述了汾酒在国际化赛道的核心打法与探索成果。目前,汾酒已构建起华人华裔营销、华商互动营销、本土化营销“三驾马车”,完成覆盖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五大洲200余个城市的战略布局。在此基础上,汾酒围绕品牌运营国际化、文化传播国际化、标准推广国际化、口感表达国际化、产品表达国际化、价格国际化、核心城市国际化试点、仓储物流国际化、生产基地国际化这“九个重点”精准发力——通过入驻千余家海外酒吧深度渗透主流消费场景,以“汾酒陪你过夏天”系列活动打造特色国际文化IP,推出“一带一路”高低度系列、“清香25”等适配全球市场的产品,持续夯实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开篇即精准点明活态是中国酒业新文化的本质特征。他指出,中国美酒的活态魅力,根植于千年传承却生生不息的酿造技艺,流淌于社交场景的民俗礼仪,彰显于持续迭代的生活美学,承载着文化、文明、酿造、生活四重自信,推动国际化已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针对酒业出海的痛点难点,他明确五大“认知破壁”关键方向:打破“中国白酒难出海”的思维定式、完成“中国美酒”到“世界名酒”的文化跨越、适配“中西合璧”的多元消费场景、重塑“稀缺珍贵”的价值标签、升级“全球产业”的发展格局;同时给出四大实践路径:推动产业抱团出海形成协同合力、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能输出的进阶升级、聚焦香型特色开展精准国际传播,为行业国际化发展指明方向。
大会正式发布《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纲要紧扣“系统推进活态文化建设”核心任务,以“从企业文化时代迈向产业文化时代”为发展路径,科学构建“139计划”,将“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利用”列为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需重点保护酿酒微生物菌群、诗词歌赋等未纳入现有体系的活态遗存,推动建立中国酒学交叉学科,为活态传承提供学术支撑。纲要全文4800余字,包含35个子项任务,形成活态文化建设的详细实施方案。
会议同期启动“中国酒业口述史团体标准”起草工作,并成立“中国酒业口述史研究中心”。该中心作为活态文化传承重要平台,将通过口述史方式系统记录酿酒业“心口相传”的技艺、记忆与经验,实现活态记忆的规范化记录与传承,有效保存濒临失传的口头技艺和行业故事,为酒业活态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大会以“活态”为核心锚点,将千年酒业文明的传承基因与新时代文化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时代命题深度交融,通过企业实践赋能与行业战略领航的双向发力,清晰勾勒出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蓝图与全球布局。未来,在活态理念引领与多方协同赋能下,中国酒业将以千年酿造智慧为底蕴,以创新突破为引擎,让承载东方美学与生活哲学的酒文化,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与情感纽带,为全球酒类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注入酒业力量。
本次大会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主题,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