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大学榜单一出,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纯211”学校在最新的排名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纯211”,即既入选过国家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名单,又未上过985工程的高校。全国有73所学校符合这个条件。和985大学比起来,“纯211”的数量多、分布广,不像9
2025年大学榜单一出,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纯211”学校在最新的排名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纯211”,即既入选过国家211工程或“双一流”建设名单,又未上过985工程的高校。全国有73所学校符合这个条件。和985大学比起来,“纯211”的数量多、分布广,不像985那么集中在一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里。对于普通的同学来说,被这类学校的高考录取线相对较低一些,所以被录取的可能性大些。
拿2025年ABC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做参照,可以看见纯211阵营又有了新一轮排位变动,绝大多数纯211高校都在这份榜单里冲到了全国总榜前一百名,有十六所纯211院校杀入了全国前五十强,这些学校在各个地区、各类学科上都有各自的优点,在整体表现方面要比以前几年更加出色。
纯211首位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第34位。南航在南京,成立于1952年,在工科方面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长久积累。紧接着的并列第二有三所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这三校都是全国并列第35名。第五是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全国排名第三十八位,其前身是在1953年由当时的军事工程系统分立而成,并且长期与国防科研及兵器技术培养有所联系,“兵器技术人才摇篮”。
在上面说的这些名次中,有五所纯211高校进入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种平台不是完全的985身份,不过它是985体系中的重点学科扶持项目,在资源方面会得到一定的倾斜,对于学科发展和科研能量是有好处的,除了之前提到过的南京两所航天、理工院校之外,在名单上还有其他几所纯211也得到了这个平台的支持。
接着看列表,北京交通大学排在纯211第六位,全国第39名。北京科技大学在这次排名中列为纯211第七,全国第40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纯211里排第八,全国第41位,这所学校以经贸类专业为主,跟对外经贸有关的课程和师资有着长期的积累。纯211第九是北京邮电大学,全国第42位。北京邮电大学位于北京,在新中国时期成立的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当中,它属于教育部直属并同工信部联合创建的重点高校。北邮前身是在1955年创立的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改为现名,并于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重点扶持对象。该校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信息工程、通信与电子类领域内,而且也是邮政通讯行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纯211第十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全国第44位,在黑龙江算是比较靠前的211了。纯211并列第十一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都是全国第45位,但是南京农大在江苏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南科大则是深圳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并且也是唯一一所双一流学校(包括其下属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位于北京,是一所国内重要的法学教育机构之一,可以追溯到1952年时北大、清华、燕大的政系、法系以及其它学校的社系等等整合起来才有了现在的法大学,这个学科在教法研究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也有过几次重要地重组与变革经历着一次从“八五”到后来成为现在这样的一次性发展过程
排在第13位的是暨南大学,全国47名。第14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全国48名。第15位是苏州大学,全国49名。苏州大学位于江苏苏州,它是由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等合并而成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动,直到1982年才重新取名为“苏州大学”,现在这所大学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达4500多亩,并且设有37个学院以及开设了132个本科专业,在同类型高校中办学规模算是比较大的。
第16位是武汉理工大学,全国第50位。武汉理工位于湖北武汉,直属教育部,重点大学之一。其前身可上溯至1898年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几经合并调整后于2000年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而成现在的武汉理工大学。
把这16个进入全国前50的纯211学校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分散在东中西多个地区,学科重点各不相同,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财经、法学、农业还有理工都有代表。既有老牌理工背景的学校也有财法特色的强校,这些进到前50的学校既体现了整个纯211群体的上层实力也反映出了最近排名变动里这类学校的竞合情况。
紧接着就是纯211第17位是西南交通大学;接着是纯211第18名中国矿业大学;接着是纯211第19名是西南大学;最后是纯211第20名河海大学。这些学校的强项都集中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上,比如交大就擅长交通方面的东西,矿大的长处在于采矿这一块儿,西农的优势在农业方面,而河海的强势则体现在水利这方面等等,在全国范围来看除了这前面16所高校外其他大部分的纯211大学还是位于全国前100甚至是再往后的位置,据统计有16所纯211高校没有进入全国总榜前十百名之内,由此可知纯211之间的差距很明显,每所学校在专业、资源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差别导致了学校排名的不同。
将纯211按照实力以及报考难易度分为几个分层,可以划分为顶级211、中上211、中流211、中下211和末流211五个层级。其中最上面的那些学校都是刚才提到进入前50的学校,而接下来中上和中流就是指在百名之内但是未进前50的学校,最后则是中下与末流集中了剩下的分数较低且比较靠后的学校。这种分层能帮助考生及家长更好的分辨各个学校的定位,从而选择到合适的志愿填报目标。
说到录取,大家会关注高考分数线,一般感觉纯211高校的录取分数大多低于绝大多数985高校。这既是院校品牌效应不一样,又是招生名额和专业设置有差异造成的结果,所以对考生而言,在纯211里面选目标学校能提升被录取的概率,各地区招生名额也会影响到考生的实际录取情况,纯211的招生可得性是很多家庭关心它们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的历史沿革在这篇分析中也被多次提及,作为办学底色。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理工都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背景;北邮从1955年起步,1993年改名后进入985学科平台;中国政法由多所高校相关院系重组而成,1983年合并为现在的体制;武汉理工也是数所学校合并而来,可上溯到19世纪末的地方工艺学堂。可见很多纯211的学科特色都是与历史有关,合并重组往往伴随着学校的扩张和学科门类的增多。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被列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学校,并不是完整的985高校,但是可以得到额外的政策和科研经费上的支持,在提升学科竞争力上是有帮助的。前面提到的几所南京高校就有过这样的待遇,对于学科建设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
2025年的排位给了纯211一个重新看的机会,大多的纯211在全国榜上都还不错,分布比较广泛,招生相对容易一点,每个学科都有擅长之处,但是内部差距又很大,一边是能够冲进前五十的大佬院校,另一边还有些学校连前一百都挤不进去。学生想要搞清楚这些差别的话,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分数情况做出选择才更加实际,对高教观察者或者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次洗牌之后大家都明白资源分配、学科发展以及区域平衡等方面的考量也被摆上了日程表当中去。
你对这份ABC和CNUR系2025年纯211大学排名怎么看,大家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这些学校定位以及选择的看法:
来源:优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