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较于祖某与曾某的桃色丑闻,视频偷拍者的行为更显恶劣!
一段17分钟的不雅视频,让湖南省人民医院祖副院长与眼科曾主任瞬间陷入舆论漩涡,二人随即被停职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整所医院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众多自媒体从私德问题延伸至医德水准,再上升到医院管理层面,纷纷质疑:作为省级三甲医院,竟曝出如此有伤风化的桃色事件,其医德医风是否堪忧?对患者的诊疗是否也会这般敷衍马虎?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庄严肃穆之地,上班时间,身居要职的副院长与主任医生却在办公室做出这般龌龊之事,将神圣的医疗场所沦为放纵情欲的私地。这般行为,任谁见了都会怒火中烧。
因此,祖某、曾某被停职调查、遭舆论抨击,甚至被自媒体深扒过往履历,若调查组还能查出其他违法违纪问题,他们面临牢狱之灾也实属咎由自取,不值得丝毫同情。
然而,在众人聚焦于祖某、曾某失德行为的同时,一个性质更为恶劣的问题却被轻易忽略:这段视频的拍摄者究竟是谁?偷拍与曝光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目的?
一般来说,偷拍者的目的无非以下几种:
一、以窥探隐私为乐
这类人偷拍纯粹是为了满足变态的窥探欲,常在公共浴室、宾馆、卧室、厕所等私密场所安装摄像头偷窥他人,但他们深知此举见不得光,极少会将偷拍内容曝光;
二、以敲诈勒索为目标
这类人事先锁定目标、踩点安装设备,偷拍后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要挟被偷拍者拿钱消灾,但其行为本身已构成犯罪,通常不会轻易曝光视频自投罗网;
三、因积怨实施报复泄愤
比如看不惯他人飞扬跋扈却不敢正面抗衡,便通过偷拍曝光隐私的方式损毁对方形象,宣泄不满;
四、精准打击报复
若工作中遭对方打压、晋升通道被堵或切身利益受损,且对对方软肋了如指掌,偷拍后会即刻发布视频,只为亲眼目睹对手彻底崩塌;
五、因爱生恨的极端报复
源于男女间的情感纠葛,因得不到或见不得对方好,便选择偷拍曝光,妄图将对方一同拖入深渊;
六、以要挟为目的的自拍
男女私情中,弱势一方担心对方移情别恋,偷拍视频作为“杀手锏”,尤其面对有身份地位的上级时,以此作为挽留或要挟的筹码;
七、以自我欣赏为目的的自拍
部分男性存在征服欲作祟的心理,会秘密记录亲密过程用于回看,满足自身成就感,与收集异性贴身物品的癖好类似。
结合这段17分钟的视频来看,一、二、六这三种可能性可直接排除,毕竟视频已公开传播,与这类偷拍者“隐藏证据”的核心诉求相悖;三、四、五这三种可能性均存在,且都已通过曝光达成了既定目的。
第七种可能性或许更大——视频大概率是祖某自行拍摄,后续因疏忽大意不慎泄露,这也解释了为何自始至终他都未出面申辩。
祖某与曾某的行为违背职业操守、有伤风化,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公众形象,受到处罚是理所应当,这是对职业纪律的维护,也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回应。
但我们更需清醒地认识到,偷拍并曝光此类视频的行为,其危害性远超事件本身,绝不能因祖某二人的过错而忽视这种行为的违法性与恶劣性。
从法律层面而言,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严格保护,偷拍他人私密行为并公之于众,本身就已触犯法律,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即便偷拍者打着“正义监督”“揭露丑闻”的旗号,这种以违法手段实现所谓“目的”的行为,本质上仍是对法律秩序的践踏——今天可以为了“惩戒失德者”偷拍曝光,明天就可能为了私人恩怨、利益纠葛,将镜头对准任何一个普通人,届时每个人的隐私都将岌岌可危,社会的安全感与信任度将荡然无存。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偷拍曝光行为还会引发恶劣的连锁反应。它不仅会对被偷拍者及其家人造成毁灭性的精神打击,还可能催生更多人效仿这种“以暴制暴”的违法方式,用隐私曝光代替合法举报,用网络审判取代正规调查,最终导致舆论失序、法治失衡。
对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而言,视频曝光带来的负面影响固然严重,但偷拍这种“下三滥”手段的蔓延,对整个社会法治环境和公序良俗的破坏,远比单一事件的危害更为深远。
有意见、有诉求、有需要举报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解决,相关部门也为公众提供了正规的监督途径。
任何试图以偷拍、曝光隐私这种违法方式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都不应被容忍,更不应被变相鼓励,反而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惩处。
唯有如此,才能既震慑失德失范行为,又守住法律底线,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法治尊严。
来源:畅聊情感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