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山脚下那条“齐云山号”直通车,每天像地铁一样准点发车,35分钟就把人从高铁拉进云海。2023年夏天以后,去齐云山不用再算“打车费心疼不疼”,15块钱车票直接刷手机,比一杯奶茶还便宜。
黄山脚下那条“齐云山号”直通车,每天像地铁一样准点发车,35分钟就把人从高铁拉进云海。2023年夏天以后,去齐云山不用再算“打车费心疼不疼”,15块钱车票直接刷手机,比一杯奶茶还便宜。
车窗外,新铺的柏油黑得发亮,路边三座刚冒头的观景平台像给公路加的“阳台”,手机随手伸出去就是一张壁纸。
很多人以为齐云山只是“爬上去、烧柱香、拍张照”,最新玩法已经把它拆成三层:白天登山问道、傍晚横江漂灯、夜里小镇做豆腐。
想一次打卡,得先弄懂“分时预约”这把新锁——上午场7点到12点只放8000个名额,晚了就得下午上山,云海大概率散场。
提前一天在“齐云山旅游”公众号买“齐云山+新安江”联票,138元比单买便宜22块,还能直接锁定上午段。
上山有两条腿:索道是“电梯”,8分钟把人送到月华街;古道是“跑步机”,一小时流汗换风景。
推荐“索道上、步行下”,省体力又不错过霞客古道最出片的那段。
下山时记得在“云上天街”玻璃台停一脚,28米悬挑,脚下是百米绝壁,恐高者扶墙拍照也能收获点赞。
玻璃台需另掏38元,值不值?
看朋友圈就知道。
下午3点后,山腰的暑气开始退,可以溜到横江码头。
竹筏夜游今年刚开,128元一条船,最多坐4人,船头挂一盏暖黄马灯,桨声一响,两岸徽派马头墙被灯光描成金线,像有人拿笔在夜色里勾边。
船夫会提醒“手机先套防水袋”,因为经过“鱼翔浅滩”时,水雾直接给镜头敷面膜。
夜里不回城里,住进月华街民宿,平均75%的入住率意味着周末不提前三天只剩“别人挑剩的”。
周五、周六19:30,真仙洞府前广场会上演灯光秀,3D投影把丹崖打成金壁,道士踏星图而出,20分钟讲完齐云山800年史,看完顺着石阶往下走两分钟就能回客栈泡脚。
第二天别急着走,山下齐云小镇的非遗馆把“徽州”拆成体验包:自己磨黄豆、点卤水、压成毛豆腐,3小时后长出白绒毛,可以现场油炸,外酥内爆浆;或者拿小凿子敲歙砚,刻完名字直接带走,比景区外纪念品店靠谱。
整个体验1小时,小孩也能上手,家长终于不用在“你陪我爬山”和“我陪你逛街”之间纠结。
如果想把行程拉满三天,第三天租辆自行车去新安江绿道。
联票里含的骑行段从雄村到深渡,18公里无机动车,江面晨雾像刚掀盖的蒸笼,沿岸枇杷林里白鹭起飞,快门一按就是Windows桌面。
沿途有6个直饮水点,带空瓶就能出发,再也不用背2升水上山练负重。
自驾党记住两个关键词:南大门、无感支付。
停车场新扩500个智能车位,车牌识别+微信扣费,20元一天,比黄山市区还便宜。
高速走杭瑞,休宁出口路已黑化,导航显示“景区3公里”时别兴奋,新修的那3处观景平台会勾引你踩刹,记得先停好车再拍,否则罚单比门票贵。
摄影发烧友盯紧“云海日历”。
气象站统计,冬季云海概率62%,比五年前涨了一成;想拍雾中月华街,住一晚的性价比远高于凌晨四点从县城赶来。
长焦镜头必备,因为云会“吃”掉山脚,200mm才能把对岸的徽州民居从云海里“捞”出来。
10月国际养生大会期间,部分路段管制,官方公众号会提前一周发路线图;雨季备好防滑鞋套,景区卖15元一双,比跌坐湿石阶换裤子划算。
WiFi已覆盖主线,直播信号满格,道士打太极也能开4K,放心做“云端导游”。
齐云山的新玩法说到底是“把时间拆碎”:上午给云海,傍晚给竹筏,夜晚给灯光,剩下的交给豆腐香和砚台声。
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它终于学会用直通车、联票和玻璃台对现代人招手——“别急,一次看不完,就分三天慢慢要。
”
来源:才思敏捷山雀3hObDr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