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会由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山西食协品牌文化发展委员会承办,聚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等200余人,为山西食品品牌“特”“优”战略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胡祺 王玲云
11月14日,以“特优山西,品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特”“优”战略食品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
大会由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山西食协品牌文化发展委员会承办,聚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等200余人,为山西食品品牌“特”“优”战略发展建言献策。
瞄准“特”“优”夯基础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近年来,山西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定不移走好“资源禀赋特、生产方式特、农耕文化特”“产品品质优、产业业态优、农业品牌优” 的 “特”“优” 发展之路,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永建表示,近年来,山西省食品行业围绕“特”和“优”持续发力,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427家,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实现全面增长。山西“特”“优”食品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大会旨在搭建高端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山西食品产业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价值跨越。
“一是立足禀赋,夯实根基,将有机旱作作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和稳定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科技赋能,擦亮名片,初步构建了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为农产品的品质提供坚实保障;三是推动创新,激发活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同时推动农业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市场处处长左丽峰系统阐述了山西省“特”“优”农业的发展成果。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处长刘宗超从市场监管角度提出“安全是根本、质量是支撑、品牌是体现”的发展理念,强调全省食品行业以“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和山西质量奖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价值”创品牌
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再武认为:“企业作为‘特优’战略的践行主体,要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品质之王,深耕文化之魂,实现创新转化,拥抱市场之变,拓宽创新路径,拥有面向全球的视野创新。”王再武提到,汾阳王酒业依托杏花村核心产区优势,坚守纯粮固态发酵工艺,建设2万吨年产能和5万吨储能基地,在深入挖掘“忠勇仁和”文化内涵的同时,推出低度化新品,以“轻香”理念对接年轻消费市场,让传统白酒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醋产业协会会长、山西紫林醋业董事长罗建纯则分享了紫林醋业通过“醋与生活”的沉浸式体验中心,让品牌变得可感知、可参与,从而让紫林从单一的调味品生产商,升级为中式健康饮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让有着千年历史的山西老陈醋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原会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深入剖析了品牌建设对产业升级的战略意义。北京福来战略品牌咨询董事长娄向鹏提出要以文化为根、战略为魂,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品牌。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研究院院长宋瑞卿从构建信任,打造共识与一致性,发展利他主义、长期主义和企业家精神,做好定位与匹配,讲究品牌的精神气质,注重品牌发展的环境与土壤,做好品牌叙事等层面,系统阐释了品牌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大会还设置了“特优战略与食品品牌企业创新”专题论坛,山西医科大学博导、教授程景民,与汾阳王酒业、平遥牛肉集团、沁州黄小米集团、老高家酒业、谷仓文创等企业的负责人,围绕品牌高端化、品类创新与全国化布局等展开对话。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山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