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0万买的房子,买家开口只给70万”,这曾让一位业主气得手抖。可如今在南京,更魔幻的一幕正在上演,有人干脆不要钱,房子白送,只要接盘人肯交物业费就行。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140万买的房子,买家开口只给70万”,这曾让一位业主气得手抖。可如今在南京,更魔幻的一幕正在上演,有人干脆不要钱,房子白送,只要接盘人肯交物业费就行。
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的楼市悲观故事。
11月初,南京麒麟科创园蓝光睿创新筑小区一位业主在社交平台发帖:“三房送人,只求接盘。”这套109平方米的毛坯房,2020年购入总价近300万元,如今银行尚有190万元贷款未还,月供9200元。业主的说法是,“房子送人都送不出去。”
更早些时候,另一则帖子同样引发热议:溧水空港新城银城孔雀城天荟一套95平方米精装次新房,业主标价“一分不要”,条件是买家接手剩余57万元贷款。算下来,相当于总价仅57万——而当年购入价超过120万。
从“拦腰砍价”到“零元送房”,房价的跌幅或许还能用数字衡量,但业主的心态崩塌,才是最恐怖的。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疯了吧?房子白送?”
天底下哪有什么白捡的便宜。仔细看看上面这位业主说的情况就明白了。因为他的房子市值已经低于贷款余额,它就不再是资产,而是负债。
以麒麟科创园那套为例: 购入价约300万,首付约110万; 如今市场估值约190万,但贷款还剩190万; 若强行出售,不仅首付血本无归,还得倒贴税费和违约金。
所以,与其每月咬牙还9200元月供,不如找人“接锅”。哪怕一分钱不拿,至少能甩掉银行利息。这哪是送房?分明是找接盘侠背债啊。
类似情况在远郊板块尤为突出。溧水空港新城当年因地铁S7号线开通、南外分校落地,新房一度热销,单价冲上1.2万/㎡。如今二手房普遍跌回“万元内”,部分房源甚至跌破5000元/㎡。高位接盘的投资客,早已深套其中。
你的小算盘拨的响,但是其他人也不傻啊,谁会愿意给你的负债接盘?
这些房子本身就无人问津,首先是地段偏远,溧水、麒麟虽属南京,但距主城超几十公里公里,通勤成本高;配套也不够齐全,当初承诺的苏宁广场、会展小镇至今未兑现,生活便利性差;那里的房子缺少流动性,买下之后,未来能否再卖出?没人敢赌。
一位网友在帖子下留言:“不是不想捡便宜,是怕买了变成永久房东,租不出、卖不掉,还得年年交物业费。”
这恰恰击中了房地产投资的核心铁律,价格不是唯一问题,流动性才是致命伤。
但是这两个案例我们是持怀疑态度的,或者是某些业主发的自我调侃的段子,因为明知道,只要数学具备小学水平,谁也不会当接盘。
但是这两年很多人为了博眼球,是策划了很多剧情,其中有不少人是房产中介。
2025年9月,南京市委网信办、市房产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约谈多个靠“断供”“卖惨”博流量的自媒体账号,如“南京老K盘房”“南京大胡子看房”等。这些账号长期渲染“楼市崩盘”“赶紧抛房”,加剧业主恐慌,扰乱市场秩序。
一位正经中介感叹,我们认真帮业主卖房,却被这些‘流量中介’搞到失去信任。现在终于有人管了。
整治虽不能立刻拉高房价,但至少刹住了恶意唱空的歪风,为市场恢复理性争取了空间。网络上,观点可以不同,但是绝对不能杜撰事实,传播谣言。
如果你是非急售业主,别被极端案例吓到。南京河西、鼓楼等核心板块,近期仍有楼盘“日光”,楼市的分化是主旋律——好房子依然抢手,垃圾资产才无人问津。
如果你是刚需买家,现在确实有机会用低价买入优质次新房,但务必避开“规划画饼”区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地铁已通、学校已开学、商业已开业——这三点缺一不可。
从“砍一半”到“零元送”,看似荒诞,实则是市场对过去十年过度金融化的清算。如今泡沫挤出,痛是真的,但也是必经之痛。未来的楼市,不会再有“闭眼涨”的神话。但对真正需要安家的人来说,一个不再被炒作绑架的市场,或许才是真正的“安居”起点。
来源:深水财经社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