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6日,Pine Gate Renewables把44亿美元债务一把推给法庭,文件里写着“无力支付下周到期的800万利息”。
“我屋顶那排太阳能板还没回本,造它的公司先没了。
”——11月6日,Pine Gate Renewables把44亿美元债务一把推给法庭,文件里写着“无力支付下周到期的800万利息”。
朋友圈晒环保照片的那批人,现在集体静音。
三个月前,它还在官网挂倒计时:离“大美丽法案”60%本土含量硬杠只剩365天。
倒计时没走完,自己先成历史。
账上1.2GW项目,像超市关店前的冻品,被黑石领着财团15亿美元打包,连账面四折都不到。
拍卖师槌子还没落,工地先停了,因为组件进不来——商务部11月数据,进口量腰斩,本土产能只能塞满28%的胃口,剩下的空位叫“等不起”。
我翻开去年签的合同,Pine Gate旗下子公司保证“25年线性质保”。
现在客服电话转接给破产管理人,背景音乐是法院拨号音。
那一刻我才懂,所谓绿色信仰,在8.9%的过桥利息面前就是一张便利贴。
文件显示,他们78%的钱都是短贷滚出来的,利息吃掉47%营收,等于每发两度电,一度给银行打工。
同事老林更惨,特斯拉能源刚把他家屋顶的订单取消,邮件一句“战略退出户用市场”,附带全额退款,却不管他排了半年队。
他掰手指数了数,今年倒下的17家厂子,2.4万人一起刷BOSS直聘,岗位栏里只剩“模块化核电”在闪,融资额涨了两倍——资本跑起来比候鸟还快。
能源部甩出50亿美元过渡贷款,门槛写得明明白白:必须雇本土工人、用美国设备。
听着像救命绳,其实是新筛子:先让你把旧项目停掉,再重新排队。
SEIA私下测算,明年六成开发商得改姓,剩下的吃肉,骨头都没得啃。
我把手机日历翻到2026,预测说装机能回到15GW,可也只是2024峰值的半截。
那半截像吊在眼前的胡萝卜,拉磨的驴已经换了核电的鞍。
黑石捡完尸体拍拍手,股价跌掉65%的First Solar还在喘气,它赌的是“本土含量”让对手死光,自己独吞市场。
至于我屋顶那排板子,只能祈祷逆变器别坏,配件仓库还在,否则只能挂闲鱼当阳台装饰。
太阳照常升起,照的是一地碎玻璃,也照出了新赌局:谁能在60%本土含量里拼出成本,谁就能把同行骨灰当肥料。
绿色故事没有结束,只是主角换了姓,旧账单却死死粘在我们这些屋顶用户手上,利息每天偷偷涨。
来源:幸运山雀etGd2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