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曹魏五大猛将都有谁?夏侯惇徐晃能上榜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20:43 1

摘要: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总先想到刘关张、吕布,但曹魏阵营的猛将天团丝毫不逊色。不过千万别被《三国演义》带偏,正史里的“猛将”可不是靠单挑次数说了算,得凭实打实的战功、正史记载的勇绩说话。今天就来扒一扒正史中曹魏的五大猛将,顺便解答大家最关心的:夏侯惇、徐晃到底能不能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总先想到刘关张、吕布,但曹魏阵营的猛将天团丝毫不逊色。不过千万别被《三国演义》带偏,正史里的“猛将”可不是靠单挑次数说了算,得凭实打实的战功、正史记载的勇绩说话。今天就来扒一扒正史中曹魏的五大猛将,顺便解答大家最关心的:夏侯惇、徐晃到底能不能上榜?

首先得明确标准:咱们只认《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不搞小说演绎的“武力值排名”,重点看战场硬功、历史评价和实际贡献。先揭晓五大猛将榜单,再逐一拆解:

一、古之恶来——典韦

典韦绝对是曹魏猛将的“忠义天花板”。正史里他“形貌魁梧,力过人”,能单手举起军中大旗,曹操直接任命他为贴身护卫。濮阳之战时,吕布亲自带兵攻城,曹操被困得走投无路,典韦率敢死队冲锋,手持几十斤重的双戟,敌军靠近就飞戟投掷,百发百中,硬生生逼退吕布大军。

最壮烈的是宛城之战,张绣突然反叛,敌军直扑曹操营帐。典韦死守营门,双戟被夺后,就徒手抓着敌人当武器,打死数十人,最终力竭战死。正史记载他死后“半晌无敢近者”,用生命给曹操换来了逃生时间。陈寿在《三国志》里把他和许褚并列一传,称其“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矣”,这份勇烈排第一实至名归。

二、虎痴战神——许褚

许褚是曹营的“武力标杆”,史载他“长八尺余,腰大十围”,曾倒拖牛尾行走百步,吓退山贼。归顺曹操后,多次救主于危难:官渡之战时,有刺客潜入营帐,许褚察觉后当场斩杀;渭水之战中,马超想趁机突袭曹操,见许褚怒目而视,吓得不敢动弹,这才有了“裸衣斗马超”的原型(正史虽无单挑百余合,但许褚的威慑力实打实)。

他不仅勇猛,还极其忠诚,曹操去世后,许褚痛哭到吐血。正史中他“从征四方,数先登陷阵”,斩杀敌将无数,是曹操最信任的“保镖猛将”,战力和典韦并称曹营双璧,稳居第二。

三、逍遥津战神——张辽

张辽是“猛将+儒将”的结合体,他的厉害不仅在单挑,更在战场统帅力。白狼山之战中,曹操遭遇乌桓大军,众将犹豫不决时,张辽力主出战,率领先锋部队直冲敌阵,当场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一战平定北方。

最经典的逍遥津之战,张辽带着八百士兵突袭孙权十万大军,一路杀到孙权帅旗之下,吓得孙权跳上土山躲避。这一战让张辽威名远播,江东甚至有“小儿啼,闻辽名即止”的说法。正史评价他“武力过人,善用奇兵”,既能身先士卒冲锋,又能运筹帷幄,这份综合实力排第三毫无争议。

四、抬棺死士——庞德

庞德是曹魏阵营的“铁血硬汉”,原本是马超部下,归降曹操后屡立战功。汉中之战时,他“每战常为士卒先”,多次冲破刘备军防线。襄樊之战中,庞德主动请战,抬着棺材出征,扬言“必斩关羽”。

正史记载他与关羽交战时,一箭射中关羽额头,让蜀军大为忌惮。后来汉水暴涨,庞德被关羽生擒,宁死不降,最终被斩杀。这份“视死如归”的猛将气概,加上实打实的战绩,让他超越诸多名将,位列第四。

五、周亚夫之风——徐晃

重点来了!徐晃不仅上榜,还稳居第五!很多人觉得他是“儒将”,但正史里他的勇猛丝毫不输猛将。官渡之战时,他率部突袭袁绍粮道,烧毁敌军粮草辎重,为曹操获胜立下大功;樊城之战更堪称经典,当时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徐晃奉命救援,声东击西突袭敌军,长驱直入冲破关羽防线。

曹操亲自点赞:“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还夸他有“周亚夫之风”。正史称其“以巧变为称”,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运筹帷幄,是曹魏后期的支柱猛将,第五名实至名归。

夏侯惇为啥没上榜?

不是夏侯惇不厉害,而是他的定位更偏向“宗室元勋”而非纯猛将。正史中他确实有“濮阳之战中箭失眼”的记载,但没有“拔矢啖睛”的演绎情节。他早年跟随曹操起兵,更多负责镇守后方、推行屯田,虽然“每战必先登”,但缺乏斩杀名将、破阵救主的硬核战绩。

曹操称他“魏之元功”,更多是肯定他的资历和忠诚度,而非单纯的战场勇猛。正史中他的军事成就不如徐晃,武力值不如典韦、许褚,所以遗憾落榜,但他仍是曹魏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志》。

来源:河北小将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