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收到个粉丝私信,说自己半年亏了4万,翻交易记录一看:追涨某妖股亏2万,信专家推荐套1.5万,频繁交易手续费花5千,这不就是散户最容易踩的3个坑?
昨天收到个粉丝私信,说自己半年亏了4万,翻交易记录一看:追涨某妖股亏2万,信专家推荐套1.5万,频繁交易手续费花5千,这不就是散户最容易踩的3个坑?
炒股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人从10万本金炒到5万,不是运气差,而是没避开“追涨杀跌、信专家荐股、频繁交易”这3个通病。今天把每个坑的“亏法”拆透,再给3个能直接用的避坑办法,帮你少走3年弯路。
前阵子新能源板块热的时候,粉丝小林看到某新能源股连续3天涨停,评论区都在说“能翻倍”,他怕错过机会,18元追进去,结果当天就开板跳水,收盘跌到16.5元,一天亏了8%。
他想着“明天会反弹”,结果第二天继续跌,跌到15元时慌了,怕继续亏,赶紧割肉,这一追一割,5万块本金亏了7500元。
后来这只股回调到14元后慢慢涨回17元,小林拍着大腿后悔:“要是当时不慌着割,也不会亏这么多!”
这就是追涨杀跌的通病:涨的时候只看到“别人赚钱”,不管估值、不管逻辑,闭眼冲;跌的时候只想着“别再亏了”,不管是不是短期波动,慌着割,最后“追在山顶,割在谷底”。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3年爱追涨杀跌的散户,平均收益率比长线散户低32%。不是他们选的股不好,是操作太急。其实避坑很简单,记住3步:
1. 买前问自己:“这只股涨是因为业绩好,还是只是短期题材炒作?”(比如业绩增30%是真利好,蹭热点涨的要谨慎);
2. 追涨只追“回调后的”:连涨3天以上的股别碰,等回调到10日线再看;
3. 买后设5%止损线:比如10元买的,跌到9.5元就卖,不扛着等反弹。
“某财经大V说这只股有政策利好,目标价25元”“专家直播强烈推荐,说能涨50%”,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粉丝老王就信了,去年某专家在节目里推荐一只生物科技股,说“公司有核心技术,马上要突破”,老王当时19元买了3万股,结果没过多久,公司出公告“核心产品还在研发,没上市”,股价直接跌到11元,亏了24万。
后来有人扒出来,这位专家推荐时,自己早就提前买了这只股,推荐后散户接盘,他悄悄减仓离场。
这就是很多“专家荐股”的真相:要么是收了机构的钱“拉抬出货”,要么是靠荐股赚流量、卖课程,根本不管散户赚不赚钱。证监会曾提示,80%的“免费荐股”背后是骗局,或诱导你接盘。
1. 查专家的“荐股逻辑”:只说“能涨”不说“为什么涨”(比如没提业绩、没说政策),直接忽略;
2. 查股票的“基本面”:去同花顺看市盈率、净利润,业绩亏的、估值比行业高50%的,再推荐也不碰;
3. 最多拿5%本金试:比如10万本金,最多拿5千跟着买,不重仓赌一把。
之前看一个散户的交易记录,去年一年买卖了68只股,平均每周1.3只,总盈利2000元,手续费却花了5800元,相当于“忙了一年,倒贴3800元”。
粉丝小张也这样,每天盯着盘面,看到股价波动就想操作:早上卖了A股,下午又追B股,结果A股涨了,B股跌了,两头踏空;想做T赚差价,卖了后股价继续涨,只能高价追回来,反而多花成本。
为什么频繁交易难赚钱?
一是手续费高:每次买卖要交佣金、印花税,一年交易几十次,手续费加起来能吞掉一半利润。
二是操作越多错越多:散户对市场的判断不可能每次都对,交易越频繁,踩错的概率越大。
三是心态被打乱:频繁买卖会让人焦虑,涨了怕跌,跌了怕亏,反而做不好决策。
1. 定“每月交易1次”的规矩:买股前先研究1周,确定是“业绩好、估值低”的股再买;
2. 设“止盈止损点”:比如赚10%就卖,亏5%就割,达到目标再操作,不看短期波动;
3. 少盯盘:每天只看一次盘(比如收盘后看10分钟),别开盘就盯着,避免被波动影响心态。
很多人以为炒股要“抓涨停、赚快钱”,其实对散户来说,能避开“追涨杀跌、信专家荐股、频繁交易”这3个坑,就赢了90%的人。
之前有个散户用上面的方法,把交易次数从每月5次降到1次,半年下来,不仅没亏,还赚了15%。不是他选股多厉害,是少踩了坑。
今天看完,建议你做两件事:①翻自己的交易记录,看看有没有这3个毛病;②把避坑的3步方法记下来,下次操作前先看一遍。
你之前踩过这3个坑吗?亏最多的一次是多少?评论区说说,咱们一起避坑!如果身边有总追涨杀跌的朋友,转发这篇给他,比劝他10句都管用~
来源:聪颖雪碧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