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工人愁首付,古人愁“离任即搬家”。2025年5月,北京某智库发布《古代官邸制度报告》,把秦汉到清代的“国家宿舍”翻了个底朝天:房子永远是皇帝的,住多大全凭品级,退休当天就得卷铺盖。消息一出,网友直接炸锅——“原来不是房价高,是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
打工人愁首付,古人愁“离任即搬家”。2025年5月,北京某智库发布《古代官邸制度报告》,把秦汉到清代的“国家宿舍”翻了个底朝天:房子永远是皇帝的,住多大全凭品级,退休当天就得卷铺盖。消息一出,网友直接炸锅——“原来不是房价高,是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
秦汉起,官舍就是“政治福利”。列侯、武官俸禄高,长安里弄直接分一套;芝麻官只能住办公室后院,家属跟着打卡上班。唐朝升级“赐第”,可产权仍归朝廷,京官过半得自己租房,丞相都跑中介看“二手房”。宋更抠,楼店务垄断公房,副宰相赵普都交房租;官员一离任,行李被抬出门,继任拎包入住,连墙皮都不带换的。明清把福利推到极致:一品20间、九品3间,四合院规格写进《品级考》,超标配房直接判“僭越”——住房违规可比贪污判得还快。
制度背后,是皇帝把“人走茶凉”写进法律。官舍=官袍,脱袍即退房,防止退休大佬占地养老,也省得后代搞“世袭宅基地”。唐代张九龄罢相当天搬出兴宁坊,清代和珅跌倒后豪宅立刻变“和孝公主府”,产权回收零缓冲。最惨的是宋代,官员数量翻倍,京城一半官员租民宅,房东坐地起价,工资三分之一交房租,“汴漂”吐槽帖比微博还多。
今天看,这套“国家房东”逻辑没死。福利分房、周转房、人才公寓,仍是“在职居住权”,离职收回,只不过房产证换成钥匙卡。网友神评:古今同款焦虑——“级别不够,永远搬家的命”。
来源:运筹帷幄水滴toHf7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