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全红婵一说,评论区瞬间安静——原来大家怕的不是她跳不完美,是怕她再也跳不动。
“腰伤好八成”这五个字,比拿金牌还难刷上热搜。
可全红婵一说,评论区瞬间安静——原来大家怕的不是她跳不完美,是怕她再也跳不动。
德国来的水下减压舱,长得像高铁头等舱,泡进去先给你“静音模式”。
队医掐表,十分钟里腰椎间隙被水柱冲开,疼得她直冒冷汗,却咧嘴笑:“比教练骂轻多了。
”
307C这个动作,名字听着像新手机型号,其实就是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
发育关最狠的那阵,她身高窜三厘米,体重涨两公斤,空中转速直接慢0.2秒——对跳水来说,这0.2秒足够让水面变成水泥地。
现在她把它驯服了,蒙特利尔站裁判给出四个10分,打分器差点按冒烟。
更离谱的是钱。
福布斯说小姑娘一年代言两千万,她转手划走30%塞进“红婵体育助学基金”。
粤西137个学跳水的小孩,第一笔奖学金到账短信写着:别谢我,记得压好水花。
去年有人把安全帽递给她签名,被骂到删帖。
今年那家建筑公司回头找她,请她当“农民工子女体育公益大使”。
工地上的塔吊刷成泳池蓝,安全帽印了小水花,工人们说:闺女给面子,咱也得把楼盖直。
怒江州泸水市的大兴地镇,小学里新冒出一个恒温池,水温28℃,孩子们第一次下水,齐声喊“像跳进了红糖水”。
那池子造价4.3万,全红婵直播带货一场就凑齐,自己一分没留。
广东队教练何威仪最操心的不是水花,是体重。
法国专家给的抗阻方案,每天俩小时,误差只能±0.5公斤,多一两就得加跑十层楼梯。
她偷吃一口椰丝包,被师兄举报,当晚加练到电梯都关了,她喘成狗:“行,下次换无糖的。
”
3800万粉丝,5000万播放,数据亮得晃眼。
可她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感,是“腰不疼了,能睡整觉”。
体育总局把她写进白皮书,标题一本正经,她划出来一句话当朋友圈封面:
“先做人,后做运动员。
”
有人担心,商业、公益、伤病会不会把她撕成三瓣。
她倒干脆:“跳台十米高,先学会自己落地,再谈其他。
”
评论区里还在吵:天才该不该接广告?
她估计没空看,这会儿正泡在那个“高铁舱”里,倒计时三分钟,水柱嗡嗡响,像给她鼓掌。
水花会老,人会长大,可只要她还能站在跳台边,大家就愿意相信——
有些故事,不一定非要完美,但一定值得看完。
来源:生入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