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美国网络媒体播出了一档节目,主题名为“中国学会如何玩转特朗普”,邀请了前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来做客。
特朗普的脾气,被中方摸透了?沙利文一句话,又揭示了中美关系怎样的变化?
前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
近日,美国网络媒体播出了一档节目,主题名为“中国学会如何玩转特朗普”,邀请了前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来做客。
在节目中,沙利文忍不住“吐槽”特朗普,称他“遇强则弱”,被中方精准拿捏了。
有人认为,中美在经历了过去几个月的“贸易交锋”后,没有实际损失、也没有获得收益,但沙利文却不这么看。
作为曾经操盘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人物,他直言不讳的指出,中方已经拿到了两大关键成果——
一个是摸清了特朗普的脾气,知道了他总会在强硬反制下妥协的特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
二是看透了美国的底牌,曾被视为“国安问题”的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如今却是可以跟中方谈判的价码。
在他看来,特朗普的脾气,早被中方摸透了,而中国掌握的这两大关键筹码,将让美国在后续的博弈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沙利文说这话,既有个人私心,也有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独特看法。
先不提别的,就从他曾经是希拉里的亲密助手、之后又是拜登政府的国安助理,就知道他跟特朗普不是一路的。
自从卸任之后,他就没少公开批评过特朗普:
之前炮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说这么做没考虑美国的长远利益:随后又抱怨特朗普对印度搞“贸易攻势”,会把关键伙伴推向中国,恐将美国多年来的辛苦布局毁于一旦。
当前的美印关系很微妙
沙利文这么做,一是为了刷存在感,以便进入美国的“政治旋转门”;二来也是代表了民主党的主流观点,借抨击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利好中国”,来对共和党施压。
而特朗普跟中国打交道的模式,又偏偏就是“先硬后软”,让沙利文轻易钻了空子,借题发挥。
而对于我们来说,管他是软是硬,中国的立场都是一贯的: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
还记得特朗普年初刚上台,一上来就摆足了强硬姿态,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关税一加再加,还出台各种出口管制措施,扬言要“让美国利益优先”。
他大概觉得,只要压力给得够大,中国就会妥协,然而却被事实“打脸”了。
稀土原料
面对美国的施压,中国直接亮出“稀土牌”、“大豆牌”反制,重重压力之下,特朗普的“强硬”装不下去了。
为了让中国尽快取消反制措施,他不得不松口,同意取消绝大部分对华加征的关税。
更让人意外的是,曾经被美国政府一口咬定“不可谈判”的芯片管制,也变成了可以商量的议题,这让民主党人感到深深地焦虑——
特朗普露了底牌不要紧,关键是美国把所有可用的“筹码”都抛出去了,接下来民主党要是上台了怎么办?美国还拿什么捍卫科技优势和全球霸权?
所以说,这轮博弈下来,中美关系看似没多大变化,实则已经悄悄换了玩法,不仅贸易谈判的主动权易手,中美关系也进入了“相互制衡”的新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说特朗普“遇强则弱”,倒也并不奇怪,因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无法再单方面主导全球秩序了,自然要学会跟中国长期共存。
来源:莱茵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