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中部农博会圆满收官:国际范与科技感交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8:11 1

摘要:这场农业盛事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首次创新实现与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不仅规模与规格双双跃升,更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金秋答卷”,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11月17日,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圆满落下帷幕。

△总结大会现场

这场农业盛事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首次创新实现与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不仅规模与规格双双跃升,更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金秋答卷”,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规模能级双突破,国际元素闪耀星城

本届展会在红星实业集团“三十年谋一场、三十年办一展”的坚守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通过与国家级粮油展会联动,并携手四家国字头协会共同主办,展会汇聚了前所未有的参展热潮。

△展馆内人流如潮

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五大展馆内,15个国家、17个省(市、县)组团、3500余家企业携近3万种农产品齐聚星城,南非与老挝作为主宾国格外引人注目。市场化组展率高达75%,彰显了强大的品牌吸引力。截止16日闭馆,已吸引18.9万人次市民观展,现场销售金额突破5.1亿元,预计全程将超6亿元,各类签约金额累计逾百亿元,火爆场景印证了农博会在民众心中的深厚根基与超高人气。

开放合作促交流,县域经济添活力

国际展区内,老挝的古树茶、南非的烈酒、法国的红酒、泰国的香米、越南的咖啡与腰果等全球风味琳琅满目,成为市民“一站式”尝鲜的热点。越南馆现场成交喜人,并达成数千万元意向订单。南非参赞马明义先生三次访湘后由衷赞叹,坚信湖南是推动中南贸易的关键桥梁,他那句“我爱湖南!我爱长沙!”的道出了国际友人对本地营商环境的充分认可。

△马明义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

展会同样成为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各县市区负责人亲自为本土产品代言,“湘阴好物”区域公共品牌借此平台正式发布。数百家基层经营主体“借会出海”,让地方瑰宝走向更广阔市场。同期举办的农批市场产销合作大会,汇聚了20个县域与众多流通平台,共同破解农产品流通难题,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铺设了坚实道路。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产销对接精准高效

新质生产力展区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智慧种业、智慧农机、智慧渔业等创新成果通过“智慧监管—智慧生产—智慧产品”链条生动呈现,勾勒出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图景。湖南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现场签约28个项目,总额高达109.98亿元,覆盖综合种养、精深加工、农文商旅融合等多个领域,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市民正在选购农产品

秉持“参展一次、服务一年”的宗旨,组委会通过精准信息匹配,促成了产销两端的高效对接。从“津农精品”到“吉品味道”,从“味美四川”到“湘琼融合”“疆品入湘”,各类专业展商纷至沓来。盒马、麦德龙、兴盛优选等大型采购商通过系列对接会与线上交流群,实现了供需信息的完美匹配,真正做到了“开展即有订单,参展即见实效”。

严守安全底线,创新宣传扩影响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组委会构建了双重审核机制,严格参展企业与产品准入,推动参展实名制管理,并联合多部门强化现场监管,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宣传方面,本届展会构建了“主流媒体+新媒体”的全域传播矩阵,全网曝光量超1.5亿次。70余家媒体发布稿件2122篇,新媒体平台作品超2000条。首发“农博天团”IP吉祥物,吸引年轻群体关注;百余名主播轮番出镜,直播带货销售额达3410.5万元,让农博会成功拥抱流量经济,助力农产品借势出圈。

△展会现场

本届农博会的成功,凝聚了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区各级政府、各协作单位、广大展商、采购商及市民朋友的智慧与汗水。总结今日,亦是开启新篇。红星实业集团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心谋划下一届展会,力争在参展规模、观展人数、签约总额上再创新高,以更高质量的农博盛会,为促进中部地区农业交流、助力湖南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