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主办2025年中意慈善论坛高级别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中外双方二十余位嘉宾共同就“科技向善与跨文化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2025年11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主办2025年中意慈善论坛高级别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中外双方二十余位嘉宾共同就“科技向善与跨文化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研讨会开始前,校党委书记何光彩在英杰交流中心会见了以意大利共和国前众议长、中意慈善论坛联合荣誉主席皮埃尔・费迪南多・卡西尼率领的中欧慈善家代表团,副校长董志勇陪同会见。
何光彩欢迎卡西尼一行来访。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互尊互信、互利共赢应该始终成为中意关系最鲜明的底色。公益慈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对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持续拓展与中欧慈善界、企业界的互动联系,积极推动教育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中欧慈善研究与交流合作的国际化专业平台,加速拓展中欧及全球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联合实践等领域交流合作,为中意、中欧友好关系注入坚实力量,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院长张辉,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等人参与会见。
2025年中意慈善论坛高级别研讨会在鼎好DH3全球科创路演中心举行,会议主题为“科技向善与跨文化合作”。来自中国、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慈善界、科技领域和公益组织代表就科技向善、慈善创新和高等教育,以及中欧跨文化慈善协作行动的机遇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董志勇和皮埃尔・费迪南多・卡西尼致欢迎辞。董志勇指出,中欧慈善力量应携手合作,将知识成果转化与科技向善相融合。北京大学将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优势,引导师生树立回报社会的公益慈善理念,通过跨文化合作持续推动世界向好、社会向荣、创新向善。
董志勇致辞
卡西尼致辞
卡西尼表示,中意慈善论坛自成立以来不断促成务实合作,依托该机制创立的北京大学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既是中欧友谊的见证,也是中欧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2024年“北京大学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的设立是人文交流学科领域的一个优秀成果,为中外国际慈善与教育合作树立了标杆。他期待中欧慈善力量持续携手,在科技向善与跨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与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贡献。
与会代表发言
青年科创家分享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庆泓主持。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发表了主旨演讲,详细介绍了北大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燕缘科创生态平台。芙特碳汇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副教授王昊,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王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学生、新青年极客松创始学生负责人李昆泰分别展示了科技创新成果并分享了在北大科创生态系统全方位赋能与支持下的创业经历。
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郭美玲,波司登集团党委副书记、波司登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朱军等人就科技向善、高等教育和慈善创新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欧洲慈善家代表马克·列支敦士登、捷成汉、德西蕾·捷成、海因里希·列支敦士登,中意慈善论坛联合秘书长欧阳乔就人工智能与人文传承及其在跨文化协作中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周曼丽、科技开发部副部长郑如青、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琳等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与会代表参访孵化器科创成果
供稿:北京大学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