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科学论证,并对黄河立法作出重要指示。
文 | 李洁
长河之风,拂过五载春秋,凝铸为历史的笔触,在时光的卷轴上镌刻下法治的铭文。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科学论证,并对黄河立法作出重要指示。
将法治精神融入保护母亲河的血脉之中,成为黄河人共同的信念与追寻。
借立法东风 筑法治屏障
“黄河滩区的首要功能是行洪,通过立法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水利部政法司的一间办公室里,来自聊城河务局的立法专班工作人员赵强和同事正热烈讨论。他参与起草黄河保护法总则、规划与管控等章节。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初升的晨光总是最先照亮他案头堆积如山的资料。
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山东河务局紧抓历史契机,以法作笔,在齐鲁大地的黄河版图上,工笔细描法治的经纬。
他们率先破题,2023年至2024年牵头起草的《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先后施行,黄河保护法在齐鲁大地有了亲切的“方言版”。
为筑牢法治统一的基石,他们对《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3部法规规章进行细致打磨与修订,使其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生。
通过修订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他们廓清了制度边界;依托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他们筑牢源头法治的堤坝。法治的生命力,融入黄河保护治理的每一处血脉肌理。
如今,一个以黄河保护法为坚强核心、7部法规规章为支撑、各种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法制体系巍然屹立,如同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守护着奔流不息的母亲河。
鼓普法春风 拂千家万户
“孟科长,孩子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惠民县第三小学的李老师远远招呼着。滨州河务局普法宣传员孟祥仪身着禾禾玩偶服,要为大家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
让法治之风吹遍黄河两岸,是山东黄河人不断探索创新普法机制的动力源泉。
以人才为基--主要领导带头讲法,一线执法人员张道强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251名村级普法联络员扎根基层,476名普法联络员、2221名普法志愿者、40名法律顾问、11名公职律师共同凝聚起普法宣传的磅礴力量。
以品牌破局--普法吉祥物“禾禾”完成商标注册,水政监察IP“河大队”与“河晓法”深入人心,“法治润黄河”家喻户晓。黄河保护法知识竞赛吸引3万人次参与,“法润青苗”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以文化赋能--22处省级示范基地、4处黄委示范基地、57处高标准普法基地串联成线,实现黄河流域市县全覆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创新,“沿着黄河去普法”直播吸引770万人次观看,《三哥的夏天》等法治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法治精神与黄河文化交相辉映。
荣誉是奋斗最好的见证。近年来,山东河务局5家单位及个人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1家单位荣获“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跟禾禾一起共建幸福河”获评“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主题宣传优秀活动。
驭执法劲风 护大河安澜
夏日正午,烈日把黄河水照得泛着金光。黄河河口管理局执法巡查队来到黄河险工段,无人机嗡嗡升起,执法人员手持终端记录着巡查数据。“现在咱们可是有了千里眼、顺风耳。”队员袁义龙擦着汗笑道。
要让法治之风劲吹黄河两岸,就要学会驭风而行。山东河务局正以水行政执法效能的全方位提升,诠释着这份“驭风”实践。
“水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中,执法人员“周学习”“月研讨”“季讲课”,连片互学互促,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共进之网。巡回宣讲、模拟办案、案卷评查、比武竞赛、庭审观摩等一系列举措,共同锻铸着执法的锋芒。
河湖安全保护、水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提级办案制度的建立与案卷提级审查的开展,推动执法质量显著提升。3份案卷入选黄委优秀执法案卷,2起案件跻身2023年最高检与水利部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成为协同保护黄河水安全的实践典范。
一幅人水和谐的安澜图景,正在他们的守护下徐徐铺展。
聚协作强风 绘和谐画卷
“今年,东平查办的黄河河道内非法采砂案入选了全国典型案例。这离不开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勤联动协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山东河务局副局长李遵栋同省检察院的同志说。
和风汇聚,方能育木成林。山东河务局凝聚司法、执法与多方共识而成的“协作之风”,推动构建起水岸联动、部门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该局精心编织“司法协作圈”与“联合执法圈”,首创的司法保障、执法联动、河湖监管“三项机制”,水利部在全国推广。携手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及河长办等单位,联合出台协作文件201件,水行政联合执法平台更加坚实。
沿黄两岸,32处巡回法庭、22处检察工作室、18处司法修复基地成为生态守护的前哨。25次生态修复活动抚平河岸伤痕。巡回法庭审理案件360起,检察工作室办理案件44起,司法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黄河小街湾治理等4个案例分别入选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典型示范。17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相继落成,沿黄百姓的“民生愿景”,正悄然化作可触可感的“幸福实景”。
回望来路,山东黄河人锚定目标、协同发力,屡创工作佳绩。展望前路,山东河务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努力让法治护佑母亲河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