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军这明显是生大气了,在微博上连续开炮,火力猛得网友都看傻了。要知道,他可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以前网友吐槽小米手机发热、性价比不够,他最多也是笑着回应“我们继续优化”,从没红过脸。可见这次,他是真急了,怼的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那些拿着放大镜挑刺、断章取义抹
雷军这明显是生大气了,在微博上连续开炮,火力猛得网友都看傻了。要知道,他可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以前网友吐槽小米手机发热、性价比不够,他最多也是笑着回应“我们继续优化”,从没红过脸。可见这次,他是真急了,怼的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那些拿着放大镜挑刺、断章取义抹黑小米汽车的“职业黑”。
事情还得从今年4月开始说起,雷军在一次访谈中说了一句“小米汽车,好看是第一位”的,就这句话,被很多人拿来当做素材,和小米汽车的安全性对立了起来,可雷军反问,这矛盾吗?安全是基础,好看是追求,这有错吗?雷军不光生气了,还直接甩出了证据,从2023年开始,他就在微博上反复强调,安全高于一切,小米SU7的研发标准也对标了全球最严格的三大安全认证,雷军为什么这次这么较真,还真不是只为了这一句话。
自从小米SU7上市以来,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就没断过。最开始是一段“小米SU7刹车失灵”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里一辆小米SU7在测试场地里急刹后还是撞向了障碍物,配文写着“小米汽车安全堪忧,刹车系统形同虚设”。这段视频一出来,立马被各大营销号转载,短短几个小时播放量就破了千万,不少准备订车的网友直接吓退了,当天订单量就掉了20%。
结果没过两天,真相就被扒出来了,视频是被恶意剪辑的,完整视频里明确标注了“极限工况测试”,实际测试的是“湿滑路面+紧急避让”的极端场景,而且那辆车还是工程测试车,根本不是量产版。更讽刺的是,同一批测试的还有特斯拉、比亚迪的车型,不止小米的车大滑了,可那些营销号偏偏只剪了小米的片段,选择性失明。
这还只是开始,有“黑公关”扒出小米SU7的续航数据,把“CLTC续航”改成“实际续航”,硬生生把650公里的续航砍成400公里,配文“小米虚假宣传,续航打六折”;还有人P图伪造“小米汽车供应链缺陷”的聊天记录,说“电池存在漏液风险,已经有经销商开始退订”。
这些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扩散,一传十,十传百,最要命的是,它们精准地戳在了消费者的“命门”上,大家买车最关注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安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本来就对电池、刹车这些问题很敏感,被这么一煽动,恐慌情绪瞬间就起来了。
最近几个月,小米的客服电话被打爆了,每天都有上百个订车用户打电话退订,问的都是“刹车到底安全不安全”“电池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更让雷军受不了的是,有一些竞争对手的公关团队在背后推波助澜,专门雇佣水军在评论区带节奏,把小问题放大,把没问题造谣成大问题,目的就是搞垮小米SU7的口碑。
一开始小米确实是按老规矩来,发了官方声明,贴出了完整的测试视频和第三方检测报告,甚至邀请了媒体和车主代表去参观工厂,现场演示刹车系统。可效果呢?声明没人看,检测报告被说成“自卖自夸”,反而有营销号跳出来说“小米这是心虚了,不然为什么急着澄清?”到最后,“澄清”反而成了“坐实谣言”的证据,陷入了越解释越黑的死循环。
这就踩到雷军的“红线”了,说到底,小米汽车不是普通的产品,是雷军赌上了小米未来十年的“押注项目”。雷军自己都说过:“我已经50多岁了,本来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但我还是想为小米拼一次,汽车业务成了,小米就能完成从消费电子到智能出行的转型;败了,我们可能要倒退五年。”小米汽车做的很多事情,取得的很多成绩,被谣言说得一文不值,相当于否定了雷军和整个团队三年的心血,换谁能忍?
黑子不光黑小米汽车,还全方面否定小米这家公司,小米 17小字风波,一堆人在网上阴阳怪气,还有的人把小米的注册地、系统、芯片扒出来和华为作对比,更狠的,说小米就是在走联想当年的老路子,没有核心技术,迟早要变成一个组装公司。这些话我一个局外人听着都觉得刺耳,扎心,何况是心气那么高的雷总了,人家受过这么大委屈吗?
雷军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以前,小米的公关一直走的是温和的路线,核心原则是“不正面冲突,暗地化解”。比如手机被吐槽“拍照不行”,公关安排小米影像部门的负责人做直播,讲解拍照技术;有人说小米笔记本续航短,公关就联合第三方测评机构,做了“连续办公8小时”的实测视频,用数据说话。这种方式在手机行业挺管用的,因为手机是成熟产品,消费者的吐槽大多是小问题,温和回应反而能拉好感。
可这次,“好好说话”明显不管用了,老板也被逼得亲自下场。老板的态度就是企业的态度,雷军亲自发声,比公关团队发十篇声明都管用。一方面,他有几千万粉丝,能快速吸引公众注意力,把谣言的真相传递出去;另一方面,能稳定军心,让那些准备订车的用户、已经提车的车主知道“小米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也是给内部团队打气,给研发和生产人员撑腰。
“怒怼”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雷军发微博澄清后,那些传播谣言的营销号纷纷删帖,有几个还公开道歉了。
这件事之后,小米公关,即将迎来一场大的变革,据说负责人的岗位也要马上调整,以前是温和回应,以后将变得“风格犀利、反击迅速”。这传递的信息很明显:小米已经意识到,之前的公关策略不管用了,必须换一种玩法。雷军亲自下场怒怼,就是新策略的“第一枪”,定调“不惹事但绝不怕事”,对付恶意抹黑,就得用雷霆手段。
来源:全哥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