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接待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赴石泉考察“陕菜之乡”创建工作组的黄新亚,就组织10余名石泉籍“陕西烹饪大师”商定石泉县申报“陕菜之乡”的陕西名菜。大家各显身手,拿出看家菜品参与候选。黄新亚数十年研发的“黄氏糟肉”当然是“陕西名菜”申报的候选者之一。天麻麻亮黄新亚就去
刚接待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赴石泉考察“陕菜之乡”创建工作组的黄新亚,就组织10余名石泉籍“陕西烹饪大师”商定石泉县申报“陕菜之乡”的陕西名菜。大家各显身手,拿出看家菜品参与候选。黄新亚数十年研发的“黄氏糟肉”当然是“陕西名菜”申报的候选者之一。天麻麻亮黄新亚就去菜市场选购新鲜的土猪五花肉,9点钟大厨们齐聚石泉长宏居,黄新亚率先上手制作“黄氏糟肉”,五花肉改刀成四方型纯肥肉焯水后,均匀涂抹几次白醋、蜂蜜后下锅油炸,待肉变色后捞出,娴熟的“十字刀”、“对角刀”,就有了很多连在一起的小四方肉块,把肉块放入蒸碗中加红枣、甜酒、白糖蒸制2小时候后,一道软糯香甜,入口即化的“黄氏糟肉”就出笼了。大厨们一致认为这道菜:有传承、更有创新,可以申报“陕西名菜”。黄新亚笑着对大家说:“我从喜欢做饭、做菜,到热爱烹饪,它让我在生活历练中有滋有味,既是对‘石泉味道’的情怀,更是我人生的快乐修行”。
2013年11月,石泉县举办“首届烹饪厨艺大赛”黄新亚作为唯一的个人参赛选手,他制作的凉菜“年轮岁月”以苦瓜、红枣为主料,蜂蜜为调料,红枣去核后卷入掏空的苦瓜中焯水后切开像树的年轮一样。看似两种彼此对立的味道,经过黄新亚烹饪技艺的演绎让其相互交融,该菜品翠绿鲜亮,清爽香甜,营养丰富。荣获大赛凉菜组“第一名”;热菜“什锦划鱼粒”,去皮去刺的鱼肉与青豆、鲜玉米粒一起快炒,鱼肉粒鲜嫩,清爽可口。荣获大赛热菜组“第三名”。是众多参赛选手获得的最好成绩。令众人刮目相看。很多石泉人知道了黄新亚是石泉县厨师队伍中了不起的人物。
1952年,两岁的黄新亚随父母从河南来到石泉县栲胶厂。1966年初中毕业,1968年作为知青下乡到云川公社向阳大队(现迎丰镇)劳动。两年后安排到云川信用社工作,1977年调到石泉县制鞋厂当会计,又先后在石泉轻工业管理局、乡镇企业局、农机管理站、农业局等单位工作,取得高级会计师职称。2005年退休后仍在石泉通达集团公司做主管会计。可以说黄新亚的工作主要是与财务打交道,似乎与烹饪餐饮扯不上关系。其实他十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做饭,从此便于餐饮与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饭的性质大大改观、升级提档了,他才知道做饭、做菜过程叫做“烹饪”,技术好称为“厨艺高”。钟爱烹饪美味佳肴的黄新亚,在繁忙的会计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里,他就开始了的“烹饪”的学习和研究。先是为本单位年轻人婚礼做宴席,宴请宾客。后来一些外单位的好友也请他主持做宴席。几十年下来,厨艺精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而就有了在石泉县烹饪厨艺大赛夺魁的骄人成绩。
因黄新亚在石泉县餐饮届的名声与威望,2016年,县市管局领导找到黄新亚,请他作为“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人选,临时主持工作。当年,黄新亚就积极协调组织带领石泉籍厨师,参加了安康市美食节和“2016年安康龙舟节厨艺大赛”,石泉县厨师李齐涛制作的菜品“一带一路”荣获大赛“金牌菜”;石泉籍厨师江邵雪被评为“安康十大名厨”。标志着“石泉味道”首次正式走进安康,就取得了好成绩。2016—2019年,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连续三年举办了石泉县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县级厨艺大赛;2019年,在中国烹饪协会、陕西省商务厅、西安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菜’艺术节暨陕菜国际美食文化节”的“陕菜向世界发布”评选活动中,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推荐参加“中国菜·主题宴会展”的石泉“富硒蚕桑宴”,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菜·陕菜城市主题名宴”荣誉;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参评的菜品“汉江小河虾”和“野生鲶鱼炖豆腐”,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中国菜·陕菜城市经典名菜”荣誉称号。填补了石泉县没有“国字号”名宴和名菜的空白。2018年4月,石泉“庖汤会(宴)”正式获批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0年石泉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成功的承办了“安康市第五届烹饪服务大赛”。通过参加市、县厨艺大赛,石泉菜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为了率先垂范,更好地带动石泉烹饪餐饮发展,黄新亚会长还亲自掌勺参加烹饪大赛,曾荣获“安康市第三届美食烹饪大赛”凉菜组“银奖”等荣誉;2019年11月,陕西烹饪大师首次考核在石泉县举办,黄新亚等60多名安康市厨师参加考核,黄新亚通过考核认证,荣获“陕西烹饪大师”称号。
2019年12月,黄新亚通过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理事会选举,当选为石泉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
黄新亚年轻的时候受邀做宴席时,对石泉地方传统名宴“二流子席”有一些了解,为了挖掘推广传统宴席,他深入到乡村走访了解“传统二流子席”的制作情况,并研究确定了“石泉二流子席”的规制:6个干盘子,也叫起席盘子,10道凉菜:牛肉拼盘、红油猪耳、香酥小虾、血馍馍拼盘、香酥泥鳅、凉拌藕片、桃仁木耳、青椒变蛋、凉拌萝卜丝、凉拌青笋丝;10道热菜:蛋糕汤、豆腐布芹菜肉丝、腊猪蹄炖藕、辣子鸡、药膳黄精蒸排骨、酸辣腰花、墨鱼汤、红烧牛腩、绿豆汤、年年有鱼(5个炒菜5个汤菜),上热菜时撤掉干盘子。四个蒸菜:蒸肉、蒸蛋饺、蒸丸子、蒸红苕,下饭菜4个:青菜、豆腐、焖南瓜、土豆片;小吃两道:油饼、八宝饭。与此同时,依据石泉县蚕桑产业,用二流子席传统制作技艺同李齐涛等人研发出以蚕桑系列产品为主材的“石泉蚕桑宴”,并将“二流子席”、“石泉蚕桑宴”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石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新亚也是“二流子席”、“石泉蚕桑宴”非遗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时常到乡村将逐渐淡出甚至被淡忘失传的石泉传统特色菜肴,重新浓墨重彩地呈现在美食爱好者面前。两河镇已失传的美食“五香天鹅蛋”、后柳镇中坝村以银杏为原料的“糖水白果”、以熨斗镇白菜为主料的开水白菜,以及一些野菜菜品、小吃等,如今都成为游客吃货的新宠。近几年来,协会组织培训餐饮学员,辅导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如今,100百余名厨师获得烹饪技术等级证书。2名“金州工匠”,23名石泉厨师获得“陕西烹饪大师”荣誉称号。
黄新亚还先后率领在职厨师到长垣市、十堰市、及西安、汉中学习交流,学习和引进餐饮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促进餐饮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围绕石泉县“石泉十美”为主题的十个景点打造特色“十大名宴”:“蚕桑宴”、“鬼谷宴”、“全鱼宴”、“豆腐宴”、“腊肉宴”、“养生宴”、“迎宾宴”、“八大六小宴”、“白菜宴”、“素宴”,以及“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和“十大名厨”等,奠定了石泉餐饮文化坚实的基础。积极创造条件申报“陕菜之乡”,为宣传石泉的“美食+旅游+民俗”文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
黄新亚是推动“石泉味道”繁荣进步的领军人物,它不仅是地域美食的符号,更是彰显地方文化魅力、链接城乡发展、惠及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与靓丽名片。黄新亚先后被石泉县政府评为“旅游先进工作者”;获得“陕西餐饮文化传播使者”、“陕西烹饪大师”、“陕西餐饮30年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被西安市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特聘为“名厨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席”,2025年7月,省委社会工作部授予黄新亚“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评选活动中所讲《党建引领餐饮路 匠心筑梦新时代》课程被评为三类课程。黄新亚说:“为石泉美食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心情愉快,生活幸福。在体验美食的过程中,我享受着独具特色的石泉餐饮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李胜璋)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