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巴西贝伦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本届大会的首场边会,大会聚焦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系列边会在巴西贝伦正式拉开帷幕。作为本届大会的首场边会,大会聚焦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
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舞台上,华晟新能源凭借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200MW异质结光伏项目中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COP30《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示范实践》,并在“中国角”现场展出。这一册子集中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秀案例,是历届大会中首次系统收录中国企业在碳中和行动中的成果与实践。作为首批30家入选企业之一,华晟的案例向全球传递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在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坚定步伐与责任担当。
全球气候治理新篇章中的中国行动
COP30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会议,被视为各国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交卷之年”。大会所在地巴西贝伦,位于亚马逊流域的生态心脏,象征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地球家园的共同愿景。在这一全球气候治理关键时刻,“中国角”的设立不仅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制度自信与行动自觉,更为世界提供了理解和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绿色路径”的窗口。
“中国角”的首场边会以“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实践成果,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式减碳的系统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路径,以企业行动为支撑。华晟新能源的入选案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以技术创新践行绿色使命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新华林场防沙治沙与光伏一体化项目,是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以“板上发电、板下治沙”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的深度融合。项目总装机规模200MW,全部采用华晟自主研发的高效异质结组件“喜马拉雅G12”,以超730W的量产功率、95%的双面率及卓越的高温发电性能,为极端沙漠环境中的稳定发电提供了坚实保障。
华晟团队在项目中针对沙尘、温差等极端条件,创新采用双面双玻设计与钢边框封装,显著提升组件的防沙蚀和耐候性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上网电量达32.3万MWh,每年可替代约25.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万吨以上,成为“生态治理+清洁能源”的标志性样板工程。板上发电生金、板下锁沙增绿、沙中育产富民,巴彦淖尔的这片沙地正被点亮为绿色能源与生态共荣的典范。
被世界看见的“中国方案”
此次华晟案例在COP30“中国角”中展出,充分彰显了中国新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诠释“双碳”承诺的缩影。作为中国异质结技术的重要引领者,华晟新能源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合作,不断推动高效光伏技术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延伸,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从内蒙古的沙海到亚马逊的雨林,从生态修复到能源革命,华晟新能源正以科技为桥梁,链接中国与世界的绿色未来。未来,华晟将深化异质结技术创新与应用,携手全球伙伴,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净零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