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横幅一拉,横店最热闹的街口瞬间安静:古偶《江山为聘》的灯爷、场务、道具大叔们排排站,白布黑字写着“我们要吃饭”。
横幅一拉,横店最热闹的街口瞬间安静:古偶《江山为聘》的灯爷、场务、道具大叔们排排站,白布黑字写着“我们要吃饭”。
前一天还在吹“S+大制作”,后一天连盒饭钱都赊账,这反转比剧里宫斗还快。
事情不复杂:开机前吹得天花乱坠,三家芒果系公司+开场影业凑盘,预算两个亿;拍到一半,历史设定被专家点名“擦边”,剧本回炉,预算跟着一起回炉。
最初的金主拍拍屁股走人,接盘侠没影,账上只剩空气。
于是,200多万工资原地蒸发,12个工种集体被鸽。
最惨的是灯光组,大哥们凌晨三点爬高装灯,天亮被告知“先欠着”,当场想把灯架拆下来当废铁卖。
网上有人骂主演“天价片酬吸血”,其实这回真怪不到他们头上。
横店演员工会出面盖章:吴谨言、陈哲远的钱一分没少,但那是开机前就打过去的“保险柜”,跟后期窟窿不在一个池子。
吴谨言团队甚至放话“片酬可以往后挪”,前提是投资方全体签字画押——说白了,谁也不敢先松手,怕一松手自己就成了最后那只背锅龟。
现场更魔幻。
原来200人的大场面,现在30个群演+五毛特效凑数;导演拍三天必须休一天,理由不是艺术追求,是“发电机租金按天算,省一点是一点”。
群演们蹲在树荫下啃五毛老冰棍,一边吐槽:“咱这造型,远看像仙侠,近看像丐帮。
”
有人觉得这只是横店日常,别急,连锁反应已经来了。
爱奇艺悄咪咪把《江山为聘》从明年片单里划掉,保险公司更绝,直接暂停“完工险”——以后剧组想借钱,得先证明自己不是骗子。
最头大的还是东阳政府,9月5号要开“影视纾困大会”,据说会场座位按“欠款金额”排,谁欠得多谁坐前排,自带横幅那种。
可奇妙的是,这项目居然还有救。
原著豆瓣8.3分,微博话题阅读量12亿,芒果TV独播权死死攥在手里,预售价格没降。
说白了,观众骂归骂,真上线那天,身体依旧诚实。
就像网友说的:“烂不烂另说,吴谨言+陈哲远,点开看看颜值也行。
”
所以,这场闹剧最后可能走成一条“骨折价”路线:场景砍、特效省、配角减,主演全程绿幕刷脸,靠CP感硬撑。
到时候片头加一行小字“本剧拍摄期间遭遇资金困难,感谢全体主创共克时艰”,瞬间把惨变成情怀,热搜直接爆。
但别忘了,那些扛机器的、钉木板的、送盒饭的,他们等不到情怀变现。6个兄弟已经递了仲裁,排队号拿到手软。
一个道具哥在抖音发视频,手里掂着剧组抵押给他的塑料宝剑,配文:“工资没要到,先拎把假剑回家哄娃,娃说爸你咋不去演大侠?
”底下评论一排“心酸+1”。
影视寒冬年年喊,今年格外冷。
旧金主学精了,先看数据再掏钱;新平台更精,直接“按播出效果”后结账。
中间那批靠梦想垫资的小公司,死得比群演还快。
于是出现荒诞场景:观众嫌剧烂,平台嫌剧贵,制作方嫌钱难赚,真正扛雷的永远是基层打工人。
所以,下次再看到“S+大制作”通稿,先别急着嗨。
点开演职表,瞅瞅出品方是不是一串刚注册三个月的“壳”,搜搜有没有股权质押,再瞄一眼官博有没有突然停更。
套路不复杂,只是没人愿意在狂欢时泼冷水。
毕竟,横店街口那条白底黑字还在飘:我们要吃饭。
四个字,比任何预告片都真实。
来源:赛车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