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十月,在思南县塘头镇贵州天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刚完成水稻收割的田垄上早已热闹起来。妇女姐妹们穿梭忙碌,或弯腰清理稻秆、或合力搭建拱棚,彩色的防护布条在竹架上随风飘扬,成了田野里最生动的“巾帼标识”。从土地翻整、棚体搭建到覆膜整地,这群“半边天”既
菌香漫思南 “她”力助振兴——2025年贵州省乡村振兴巾帼基地小菌菇变身“金疙瘩”
金秋十月,在思南县塘头镇贵州天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刚完成水稻收割的田垄上早已热闹起来。妇女姐妹们穿梭忙碌,或弯腰清理稻秆、或合力搭建拱棚,彩色的防护布条在竹架上随风飘扬,成了田野里最生动的“巾帼标识”。从土地翻整、棚体搭建到覆膜整地,这群“半边天”既是基地建设的“主力队员”,更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能手”。
“以前在家只能种种庄稼、照顾老人孩子,如今跟着基地学技术种菌菇,一天能挣100块,挣钱顾家两不耽误!”刚完成一组拱棚搭建的王大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在基地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内,另一番忙碌景象同样动人。巾帼能手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羊肚菌菌种分装,消毒、填料、封盖等一系列操作麻利精准,曾经围着灶台转的“农妇”,如今已蜕变为技能娴熟的“产业工人”。
“基地给我们培训了菌种培育、分拣包装技术,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负责分装营养袋的张阿姨说,如今不仅钱包鼓了,腰杆也更直了。
“从最初200亩的小基地,到现在产值超400万、产品卖向沿海,这背后离不开妇联的帮扶,更离不开姐妹们敢学敢干的劲儿。未来我们要把‘稻菌轮作’的路走得更稳,让更多姐妹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比这羊肚菌还香甜!”贵州天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思南县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彭小云指着车间里专注分拣菌菇的妇女们,语气里满是骄傲与欣慰。
2024年下半年,基地培育的羊肚菌提前半个月抢“鲜”上市,通过电商直播渠道直达深圳、福建等沿海地区消费者餐桌,烘干后的产品以每斤近千元的价格畅销全国,截至今年3月底采收结束,总产值突破400万元。2025年下半年,基地规模持续扩容,种植面积从200亩扩展至1000亩,县妇联以省级乡村振兴巾帼基地项目为契机,同步联动基地开展3场专项技术培训,覆盖菌种培育、采收标准、机械化设备操作等关键环节,以科技赋能让巾帼指尖更有“生产力”。
如今,该基地已辐射周边8个村寨,成功培育100余名妇女种植能手,带动10户家庭自主发展羊肚菌产业,累计帮助330余名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形成“妇联搭台、基地引领、妇女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
下一步,思南县妇联将继续聚焦巾帼创业就业赋能,持续深化“创业扶持+技能培训+销路对接”服务机制,不断壮大巾帼产业队伍,让羊肚菌这颗“致富种子”在思南沃土上结出更多硕果,助力更多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她力量”。
思南县妇女联合会
来源:思南县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