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嘀嘀嘀……”清晨6时许,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助理员小梁手机上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屏幕上同步弹出一则预警信息——有两名群众误闯数百公里外的某管护点位。他立即调取实时监控画面,通过语音广播系统远程劝导,仅5分钟就协助群众安全离开。这一幕高效处置场景,正是该部运
“嘀嘀嘀……”清晨6时许,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部助理员小梁手机上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屏幕上同步弹出一则预警信息——有两名群众误闯数百公里外的某管护点位。他立即调取实时监控画面,通过语音广播系统远程劝导,仅5分钟就协助群众安全离开。这一幕高效处置场景,正是该部运用现代科技筑牢管护防线的生动缩影。
该部负责的管护点位多分布在山区、林地等复杂区域,部分点位需驱车10小时以上,徒步巡查更是“翻山越岭走半天,管护范围看不全”。“传统巡查效率低、覆盖窄,必须用科技破局!”该部党支部下定决心,推动巡查模式从“人工跑腿”向“智慧科技”转型。
如今,该部负责管护巡查的助理员手机上有了“移动管护平台”,可随时调取实时影像。“我们在偏远点位加装了智能监管系统,不仅能高清识别人员、车辆,还能通过红外感应触发语音警示,24小时‘不眨眼’守护。”某区域管护负责人介绍。
针对山区车辆难进、人员难达的问题,无人机巡查成为“空中尖兵”。每周,巡查人员都会操控无人机,对深山中的点位进行“地毯式”扫描,高清镜头能清晰捕捉围栏破损、植被异常等情况,数据实时回传至后台。“以前巡查这片山区,需要3名同志背着装备走4个小时,现在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完成全覆盖,还能生成三维地图存档。”巡查人员拿着设备展示,点击任意点位都能查看历史巡查记录和实时监控画面。
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查。张晓霞 摄
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管护效率,更有效规避了安全风险。此前有村民误闯管护点位放牛,智能监管系统发现后立即自动报警,值班人员通过远程喊话制止,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对于下一步如何提高管护效率和改善管护手段,该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AI识别+智能预警”模式,让科技成为巡查管护的“千里眼”“顺风耳”,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来源:中国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