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学者的疯狂预测:中国被列强肢解的结局,将难以避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7:33 1

摘要:日本各界普遍认为,经济落后、政治专制、军事孱弱、吏治腐败、社会动乱,边疆危机四伏、内地分崩离析,国家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的中国,处于“单靠本国力量无法自立生存”的状态,“亡国”将是中国“唯一的结局”。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政局变得更为动荡。

日本各界普遍认为,经济落后、政治专制、军事孱弱、吏治腐败、社会动乱,边疆危机四伏、内地分崩离析,国家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的中国,处于“单靠本国力量无法自立生存”的状态,“亡国”将是中国“唯一的结局”。

这样的中国,不仅不再配成为“竞争对手,也没有资格视为需要平等对待的伙伴,充其量只是一个可以被无视感情与主体性的侵略对象而已。

鉴于中国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绝好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故而中国必然会成为各方列强激烈竞争的舞台。对于日本而言,中国应该成为服从日本领导和“提携”的属国或附庸国。

晚清时局图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次年2月,溥仪退位,清朝灭亡。不过话说回来,新生的民国政府依然无法将苦难的中国拉出泥潭。因此,依然有不少日本学者坚持认为,“中国无法摆脱亡国的命运”。

比如曾在1897—1911年间在日本海军兵学校担任过文官教授,辛亥革命后赴内地进行考察的学者酒卷贞一郎,在1913年撰写的《中国分割论》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国没有建设近代共和国家的资格”,所以应该“分割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明确注明禁止译为汉文。

《中国分割论》内页

清朝的贪官污吏层出不穷。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基层差役,普遍漠视国政,将中饱私囊作为唯一目标,并且不择手段。因此,整个官僚体系都在残酷地盘剥百姓,行为近乎掠夺。

他们更将搜刮来的财富用于贿赂上级,以换取个人升迁。而升官之后,则变本加厉地搜刮、贪污,再进行更大规模的贿赂,去谋取更高的权位。这条通过行贿而上位的捷径,使得全国上下都被卷入贪腐的漩涡。

其直接后果是官吏阶层愈发富有,而底层民众则陷入极度贫困。最终,社会动荡,盗匪与秘密结社蜂起,革命的烈火燃遍全国,最终导致清朝的覆灭。

武昌起义主题绘作

为了验证观点的准确性,他特别强调了满族的统治阶层腐败透顶,甚至不顾本族的江山社稷的卑劣行径:

清王朝从二百六十年的迷梦中惊醒时,眼前只剩下腐败肆虐的滚滚浊流。朝堂之上,竟无一人堪当救国大任;自革命爆发以来,更无半个愿为朝廷死节之臣——人人只顾私利,国家存亡早已被抛在脑后。

即便家藏万贯,他们也拒不认购救国国债。无论是皇太后的恳切上谕,还是资政院的再三呼吁,都无济于事。直到军方强行摊派,才勉强凑出不足百万两。而那些坐拥金山银山的皇族亲贵,也无一人愿拿出钱财挽救社稷。

几次御前会议上,他们只顾盘算自己的后路,一意主张退位妥协,只等清帝一退位,就立刻带着钱财逃往天津、青岛或东北。他们早已在那儿置办好洋楼华宅,准备继续过锦衣玉食的日子。

就连皇太后驾崩之际,灵前竟无人守丧。尤其是那个庆亲王,受尽皇恩、贪敛无数,却暗中投靠袁世凯,多年来做其傀儡,为清室覆灭铺平道路。满洲人已腐败至此,本身就已经是无风自倒了。

晚清的“皇族内阁”,前排中者即庆亲王弈劻

通过对战场上革命军风貌的论述,酒卷贞一郎判断,与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的独立战争相比,辛亥革命“简直就是儿戏”,革命党人几乎不具备真正的革命精神。

为了验证观点的准确性,他对发生在日本租界后方铁路沿线的汉口拉锯战中的革命军的表现,做出了颇为辛辣的描述:

武昌革命初夜,士兵成群闯入城中,炮击官衙,却几乎没有死伤者,汉口之战也只不过是枪炮的乱射。汉阳附近的战斗,是此次革命中唯一的大战,最为激烈。然而两军合起来的死伤人员不过五千。

南京则是无刃陷落,徐州之战不过是学童的模拟战。两军的将士临战都没有不期待活下来的,他们在战场上唯一的想法就是保全自己,根本就不想什么破敌杀贼之事。

老照片中的武昌革命军

汉口收复战是沿着日本租界后方的铁道线进行的。租界里的人们,都给予站到台阶上或是房顶上观战,看到他们趴在铁道沿线的堤下,埋着头,只把手伸出来盲射,根本就不进行狙击。

枪弹很少打中敌人的,而是向根本想不到的方向飞去,不但打不到敌兵,反而还造成很多无辜良民的死伤。我国租界的建筑也受到此种枪弹的袭击,蒙受了重大损失,还造成了老幼妇女的负伤。

而一旦敌人不见回应了,他们不顾战友负伤,也不听上官的命令,就连将校也是抢先狼狈地逃跑,气喘吁吁的,直到看不到敌人的影子,才在有掩护物的地方停下来。

战胜者也不会暴露身体进行追击,他们还是只把手伸出来进行射击,当敌人的影子逐渐远去,从只有木偶大小变成鸟儿大小,又变成黑点,最后直到什么都看不到之时,才匍匐到堤上左顾右盼,徐缓追击。

然而,一旦看到敌人在前方占据了掩护物,就不会前进一步。如果有可以隐藏的掩护物,就会把自己藏起来;如果没有的话,就会退到以前的掩护物当中。

老照片中的武昌革命军

两军没有以散兵进行攻击的,在战斗中没有挖掘散兵壕,不进行任何活动,没有任何计划,即使有也没有实行的勇气。没有侦察,没有狙击,没有跃进,没有突击,没有追击,真是天下太平的战斗啊。

在汉口附近的第二次战斗中,革命军渡过汉水打算袭击官兵后侧,官兵因为没有侦察敌人的情况而没有发觉敌人的活动,也不加任何防备,炮兵阵地也没有步兵的掩护,完全暴露在敌人面前。因此,如果革命军来一个突然袭击的话,夺取该地易如反掌。

然而,革命军在没有受到敌人抵抗的情况下,在前方二三百米处占领了突出的堤防,然后不离堤防半步,更别说前进了,徒然在那里盘踞,错失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官兵也并不进行追击,只是占领堤防不出一步,让革命军轻易地渡过汉水退却。

当时东亚制粉工厂的经理带着照相机观战,拍到了革命军陆续返回汉水对岸的镜头,并询问了撤退的理由。有的说是因为弹药打完了,有的说是粮食吃完了,有的说是义务尽完了,有的说是累了,更有甚者说是害怕受伤。

老照片中的武昌革命军

只要耗尽弹药,他们就认为是尽完了义务,因此他们接连不断地盲射,好尽早费完弹药,或是将之遗弃在沟梁田间,兴高采烈地结伴返回。他还开玩笑要求士兵赠送携带的枪支,士兵说送枪会被上官叱责,但弹药无论多少都能给,便赠送了大量的弹药。

如此这般,在与敌人对峙的战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敌人的突击,却在一线不当回事儿地做出此种行为,真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在构筑汉阳的防御工程时,让士兵们挖掘沟壕。此时,士兵们都会说,“我等是战士,只知道好好打仗。沟壕的挖掘是苦力应该干的事,与我等无关”,不肯作业,司令部只好招募苦力挖掘,逐渐完成作业。

让士兵以沟壕为掩护进行活动,可他们却以此为很好的便所,夜间拉屎放尿,耗费了莫大银两的重要散兵壕,在一夜之间成为士兵的公用厕所,第二天早上兵火交接、战斗渐酣时,完全没抵上用。

老照片中的武昌革命军

一言概之,辛亥革命就是一场“可笑的发火演习”与“学童模拟战”,革命军官兵毫无革命精神与思想可言,是“一群无赖、流浪汉与苦力的集合”。

他们“抢掠民宅、富豪,甚至虐待老幼、强奸妇女,是纯然的强盗之群”,即便是参军,也“并非出于国家观念而是为获得薪给”,一旦迟滞发放薪水,就会迅速掀起暴动。

辛亥革命初起时,革命党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其凛然正气足以媲美法国大革命的先驱、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爱国志士,亦不逊于日本维新时期的勤王义士,令人对中国之振兴充满期待。

然而袁世凯的出现,却使革命由纯洁转向污浊。他施展惯用权术,一面与革命党暗通款曲,一面勾结朝中庆亲王,先掏空皇室财富,将大权揽于手中,继而左右逢源,如同操纵两架天平,最终以清帝退位为条件,收买南京政府,换得自己就任大总统。此等行径,岂非极尽阴险狡诈之能事?

袁世凯大总统明信片

对于“恫吓革命”,酒卷贞一郎如是解释道:

袁世凯本有足够兵力剿灭革命军,尤其在汉阳失陷后,若派官军渡江进攻,足以攻克武昌革命基地,并顺势收复长沙、南京。然而他却按兵不动,反而借口“革命军声势浩大、天下响应”,佯装难以推进,实则暗中多路施压:

一方面煽动资政院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唆使张绍曾等人威逼清廷,干涉皇族事务;同时利用南方革命党及唐绍仪的电奏,逼迫皇帝退位。更指使段祺瑞伪造各地将领联名奏电,制造军方一致要求逊位的假象,最终使清帝决心退位。

随后,他又凭借军事实力与财政手段压迫革命党人,散布日、俄、英、法、德即将瓜分中国的谣言,恫吓全国民众,从而轻易将临时政府与重要职位纳入掌控,终结革命进程。如此一场本应振奋民族的革命,竟最终沦为一场靠权谋与威胁实现的“恫吓革命”,岂不令人扼腕?

袁世凯与各国驻华公使合影

对于“虚伪革命”,酒卷贞一郎如是解释道:

革命党人多年来饱受清廷压迫,流离困所,历尽艰辛,却始终未曾屈服。他们如松柏经霜而愈显苍翠,意志坚定,气节凛然,确实令人感佩。

然而,自武昌起义、革命初启之后,其斗志却开始松懈。见官军战力颇强、难以攻克,便心生畏惧,以“对方有机关枪而我们没有”为由避而不战。

面临财政困难时,他们亦无长远应对之策,只是试图借款或发行军票临时敷衍。借款不成、军票贬值后,便几乎束手无策,未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最终导致士气低迷、勇气尽失,竟向宪政之敌、共和之敌、国家之敌——极恶无道的袁世凯投降,屈膝顺从,唯命是从。此番转折,实可谓一场天下闹剧也。

老照片中的南北议和

鉴于此,酒卷贞一郎最终得出结论,革命党人根本无法挽救中国走向分裂与灭亡的悲惨命运:

纵观这场革命的进程,不难发现它实质上是一场充满欺瞒的革命。

它丝毫未能真正激发中华民国国民的活力。他们所高呼的“刷新新政”、“回收利权”,所鼓吹的“排外”、“共和”、“宪政”,归根结底都只是虚张声势的旧病复发,其内在活力早已如同清王朝一样沉入深渊。

因此,社会人心日益浮躁,风俗日益败坏,道德日益沦丧,所剩下的唯有表面的粉饰与空洞的口号。若听任此种状况持续下去,民国终将难免重蹈唐末、宋末的覆辙,陷入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

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袁世凯与梁启超

酒卷贞一郎认为,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不可能单独构建共和国。

首先,革命家提出的爱国主张,几乎都是为了博取个人名声的空谈

他们自身并无铺设铁路、开采矿山的实际能力,却一味拘泥于“利权”字眼,空喊收回利权,认为这关乎国家体面,而非仔细权衡其中的利害得失。其结果便是不分青红皂白地阻挠外国人的各项事业,全然不顾会因此丧失国际同情并招致反感。

诸如苏杭甬、川汉、粤汉等重要铁路,都因他们反对借款而陷入停滞,至今未能建成一线。矿业开发亦是如此:他们高喊采矿权不得予人,声称要自主开采,但事实上,除外国人已经营的矿场外,鲜闻有中国人成功开发的新矿。

他们仅仅以发表豪言壮语为乐,既未冷静考量国家的整体利益,也未曾制定任何循序渐进的切实规划。

究其根本,这些人缺乏真正的国家观念,其所鼓吹的一切,多半只是为了博取个人声名。既然心中无国,自然既不会为国家效力,也不会真正为国事谋划。

老照片中的北洋政府国会

其次,中国军队没有忠勇信义可言,更谈不上具备国家观念

中国的军队,既不知道什么忠勇,也不解什么信义,全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士兵们行军时,有的背着伞,有的腰间挂着提灯,有的随意停在路边吃东西,甚至当众便溺。更有人肆意抢劫民宅、富户,虐待老幼,强奸妇女。

他们并非怀着报国之心从军,不过是为了一份粮饷。一旦军饷发放稍迟,便立即哗变,持械劫掠无辜百姓。这样的军队,战时毫无用处,平日却祸害乡里。他们不是保卫国家的栋梁,而是侵蚀国家的蛀虫。

电影《茶馆》中的旧军阀形象

第三,中国的大小官员只知道中饱私囊,毫无国家意识:

中国的官吏,无论朝堂高官还是地方小吏,多数并非怀着报国之心任职,而是为私利、为钱财做官。因此,他们肆意榨取民财以自肥,并靠贿赂上级谋求升迁,导致民贫而官富。

从日常行政到司法审判,几乎事事依赖贿赂打通关节。尤其在诉讼中,行贿与否直接决定胜负,结果往往是富人得利、穷人含冤。百姓因此不愿诉诸公堂,宁可以阴私手段自行解决纷争。

在商业领域,官吏只顾敛财,致使富人宁愿将财富埋藏起来,也不敢投入市场。种种弊端之下,纵使中国拥有七十二万方里的肥沃土地,但依然农业凋敝、矿藏未开、工业薄弱、商业萧条,整体发展已落后于世界文明数百年。

电影《茶馆》剧照

第四,普通的中国民众,也都是“毫无国家观念”的个人主义者

中国百姓深知依靠官吏反而对自身不利,于是结成乡党以自卫。因此,他们并不在意国君是谁——北方人也可,南方人也可,西戎东夷也无妨,只要能够维护他们的利益,任何人都可被接受为君主。

于是,朝代的兴衰在他们眼中不过如过眼云烟。昨日的仇敌成为今天的君王,今天的君王沦为明日的奴隶,他们都觉得无关紧要。这种深入骨髓的个人主义,是数千年来的遗传与习惯,早已根植于头脑之中,坚固难除,几乎成为本能。

总体来看,中国人与犹太人相似。作为个体,他们勤勉忍耐、勇于奋斗、励精图治、善于储蓄,具备优良的发展潜能;但作为国家共同体中的一员,他们显得怯懦、怠惰、教条、虚伪、贪婪,甚至心怀不轨。

他们不忠于国、不义于公、不守信约、不勇于事,是严重缺乏国家观念的人民。这样的人民,又如何能单凭自身力量建设起一个健全的国家?

电影《茶馆》中的普通民众

值得一提的是,他特别强调,中国人依然是适合于专制政治的人民,这样的人民不可能建设共和制,甚至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具体而言:

中国人民普遍缺乏政治意识与自治观念,一味期望依靠圣明君主与贤能官员施行仁政,从而坐享其成。他们本质上仍是适应专制统治的民众,习惯于被管束而非享有自由;是被统治的对象,而非行使统治权的主体。

当前全国范围内看似活跃的政治动向,实则多为一时的潮流跟风。他们并不真正理解为何要立宪、为何追求共和,也不清楚渐进与急进的差别,更分不清国民党、民主党、统一党或进步党之间有何实质不同。大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指望依靠这样的人民去实现真正的共和政治,无异于缘木求鱼。若此状况持续下去,中国难免陷入土崩瓦解的危局,最终走向衰亡。

电影《茶馆》剧照

最终,酒卷贞一郎认为,鉴于“中国必定会被列强瓜分”,所以,日本应该提前做好充足准备,以便瓜分到更多的利益。他要求日本在北方瓜分满蒙、河北一部,在南方要占领福建、浙江乃至江西等地区

外蒙古与新疆已受俄国掌控,西藏实际被英国控制,中国实际上已处于分裂状态,内部也呈现出割据之势,其被彻底瓜分已不可避免。因此,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理应在这一过程中争取更多利益。

在北方,为确保朝鲜与辽东成为日本领土,有必要在与俄国协商的基础上,将南满洲、内蒙古部分地区以及直隶省的一部分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

在南方,为巩固我国领土台湾与本土之间的联系,有必要将福建、浙江两省纳入控制范围。特别是浙江的舟山列岛,可作为大型舰队的战略基地,以此扼守长江河口这一中国中部的命脉。

福建虽土地贫瘠,但取得浙江可弥补其不足,并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还需在与英法协商的前提下,获取江西部分地区。江西赣江流域沃野千里,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地”,具有重要的农业与地理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他特别在文章强调,“在我近亲(中国)死亡之际,我国必须堂堂正正继承,分得其遗产”。

老照片中的东交民巷

总而言之,作为军事学院教授的酒卷贞一郎,对中国通过辛亥革命建设近代国家的全面否定、对中国会被列强瓜分以及亡国的预测,通过课堂教育以及书籍传播等途径,对日本政府后续推行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政府的“扩张胃口”越来越大——在给全亚洲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国民迈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945年8月15日,天皇裕仁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他们的“帝国梦想”彻底灰飞烟灭了。

现如今,日本已不再是过去的日本,中国更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因此,对于酒卷贞一郎的“暴论”,我们倒也犯不上大动肝火。

当然,这段历史也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当知识沦为了政治的附庸时,学者的良知很容易被狭隘的民族扩张主义所吞噬,丰富的学识也容易演变为侵略者手中的利剑。

来源:老强音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