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称泡泡玛特Labubu恐重蹈“豆豆娃”式崩盘覆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7:28 1

摘要:唯一对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Pop Mart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股票给出 “卖出” 评级的分析师表示,围绕该公司 Labubu 系列玩具的狂热情绪,正逐渐重现 20 世纪 90 年代 “豆豆娃”(Beanie Babies)

唯一对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Pop Mart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股票给出 “卖出” 评级的分析师表示,围绕该公司 Labubu 系列玩具的狂热情绪,正逐渐重现 20 世纪 90 年代 “豆豆娃”(Beanie Babies)从鼎盛走向崩盘的 “繁荣 - 萧条” 周期。

伯恩斯坦(Bernstein)驻香港亚洲消费股高级研究分析师胡美林(Melinda Hu,音译)指出,这款尖牙怪兽形象玩偶的热度即将达到顶峰,且市场对泡泡玛特下一个销售增长引擎的质疑,意味着其股价上行空间有限。

“稀缺性、抢购潮、多巴胺刺激效应以及二级市场(的炒作)” 共同推动了 Labubu 的走红,这与 “豆豆娃” 的投机周期极为相似,” 胡美林表示,“在公司战略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我不建议长期投资者增持其股票。”

泡泡玛特的股价黄金时代或许已落幕。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股价较 8 月高点已下跌逾 30%—— 部分跌幅源于一场直播事件:当时有员工被听到质疑旗下某款盲盒产品的定价。而在此之前,泡泡玛特股价曾迎来一轮暴涨,从去年年初到今年 8 月高点,累计涨幅超 1500%。

彭博汇编数据,在覆盖泡泡玛特的 46 位分析师中,至少有 42 位仍给出 “买入” 或同等评级,另有 3 位给出 “持有” 评级。自 10 月 16 日胡美林首次覆盖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玩具公司并给出 “跑输大盘”(underperform)评级以来,其股价已下跌约 25%。

胡美林已在伯恩斯坦任职约 7 年,目前覆盖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资生堂集团等 10 家企业。彭博数据显示,过去 6 个月,遵循其投资建议的投资者平均亏损 5%,而同期其他同行分析师覆盖标的平均跌幅为 2.7%。

交易员持仓情况也反映出市场对泡泡玛特短期表现的疑虑升温。标普全球(S&P Global Inc.)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3 日(周四),该股卖空比例(卖空股数占流通股总数的百分比)升至 2.8%,为 2024 年 4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豆豆娃” 是一系列填充塑料颗粒的动物造型毛绒玩具,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曾身价暴涨,甚至被视为一种 “金融投资品”。但这一泡沫在 1999 年前后破裂,如今这家非上市公司 TY 公司(TY Inc.)推出的 “豆豆娃” 大多已一文不值。

10 月 23 日,泡泡玛特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虽超出预期,但未能缓解市场对其 2026 年增长放缓的担忧,当日其股价暴跌逾 9%。投资者对泡泡玛特过度依赖 Labubu 的担忧日益加剧:包含 Labubu 的 “怪兽”(Monsters)产品系列,在今年上半年贡献了约 35% 的总营收,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 14%。

“多空双方的争论归根结底指向一个问题:公司能否摆脱对 Labubu 的依赖,通过其他知识产权(IP)推动增长?” 伯恩斯坦分析师胡美林表示。

伯恩斯坦预测,泡泡玛特今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将达到 145% 的峰值,此后利润率将从当前水平逐步下滑 —— 原因是公司需增加营销支出以维持 IP 热度,并为海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尽管泡泡玛特股价已跌至胡美林给出的一年目标价(225 港元)以下,但她目前仍未调整这一目标,称其反映的是长期观点。

看多派分析师则指出了多项积极因素,包括泡泡玛特全球布局仍处于初期阶段,以及公司正努力实现产品品类多元化。

“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泡泡玛特在提升 IP 热度方面采取的积极举措,”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包括驻香港分析师魏达思(Dustin Wei,音译)在内的团队在周日发布的报告中写道,“除推出新产品外,公司在娱乐领域的布局 —— 如主题公园、电影、明星合作等 —— 都是延长 IP 生命周期的有效手段。”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则认为,泡泡玛特至少拥有一个能替代 Labubu 的潜力 IP。

“‘小甜豆’(Twinkle Twinkle)正吸引真正的粉丝群体,而非仅仅作为消费者买不到 Labubu 时的替代选择,” 分析师殷凯文(Kevin Yin,音译)在上月的研究报告中写道。他预测,到 2027 年,这一星星主题玩具系列将贡献泡泡玛特 8% 的销售额,较今年上半年的 2.8% 大幅提升。

但胡美林对此并不信服。“我尚未看到有证据表明其他 IP 能独立引发持续关注,” 她说,“目前难以判断泡泡玛特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

对于 “Labubu 能像三丽鸥(Sanrio Co.)的 Hello Kitty、美泰(Mattel Inc.)的芭比娃娃(Barbie)那样维持长期稳定热度” 这一观点,这位伯恩斯坦分析师也持怀疑态度。

胡美林表示,Hello Kitty 和芭比娃娃 “不存在投机性营销,没有稀缺性设计,不依赖盲盒机制,也不是靠多巴胺驱动消费”。她指出,这些产品始终保持充足供应,所有消费者都能轻松买到,这正是它们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