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重估五代十国的历史坐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7:29 1

摘要: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不被学界所重视,自宋代以来就是如此。比如,著名学者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就没有给它列“志”,他认为这是个乱世,没有什么制度可以借鉴,所以没有“志”。宋代以后,历代对它的研究也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不被学界所重视,自宋代以来就是如此。比如,著名学者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就没有给它列“志”,他认为这是个乱世,没有什么制度可以借鉴,所以没有“志”。宋代以后,历代对它的研究也非常轻视,研究成果很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近代。我早在几十年前就对这段历史很有兴趣,主要是从学术角度出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填补学术空白,因此写了大量论文和五代十国断代史著作,想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有所补救。

至于我写《武夫当国:五代十国的君王与士人心态》这部书,确有一些特殊原因。早在2006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上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因为《夜宴》讲的是五代十国的事情,很多人想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就问我电影是否符合历史真实、与历史实际情况有什么异同,这成了我的写作动机,书稿次年由中华书局发行。

后来又过了若干年,我有一次到北京讲学,得知南唐人顾闳中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于是我就去观看真迹,当时我反复几次、详细地看了这幅画,感到不虚此行。《韩熙载夜宴图》本来由张大千先生收藏,后来卖给了故宫博物院,能够拿出来展览当然是非常难得的。这是一幅名画,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它主要描绘了以韩熙载为中心的南唐士大夫在其家中举行夜宴的情况,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所以我就从《韩熙载夜宴图》入手来写《武夫当国》这样一部书。因为当时写得比较仓促,还有许多未尽之处,于是我借这次东风,想在此基础上重新把这段历史反映出来,写这本书主要是缘于此。

当然,与旧版相比,新版除了把原来未写的割据政权历史补充进来外,在第五章结语中,比较详尽地写了五代十国时期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附录有三:其一,五代十国时期收养假子风气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根源;其二,社会变革与五代十国时期绘画的嬗变;其三,五代十国简表。前者通过这一历史时期收养假(义)子的风气以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后者则通过绘画题材、技法的变化以反映这一历史时期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最后的简表实际上是一个工具,将这一历史时期各个割据政权的建立与灭亡时间清楚地呈现给读者,使大家对这个历史时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总之,《武夫当国》反映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精彩,基本完整地呈现了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面貌。

我的这部书以南唐为中心,同时把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政权也都写了,而且写得比较详细。在这一历史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武人。因为这个时期的皇帝、国王大都是从禁军大将、节度使中走出来的,通过武力来夺取政权。在他们统治下的士大夫,生活动荡、不受重视,文化的发展和士大夫才能的发挥都受到很大限制和制约。

我在书中着重写了韩熙载,他是南唐的著名文人,他多才多艺,在当时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另外我还写了一个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他是个悲剧人物,但很有才华。宋太祖赵匡胤认为,李煜只配当翰林学士。他确实不是当皇帝的合适人才,但他具有很强的文学之才:李煜文笔很好,写了很多文章;绘画水平也很高,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有很多作品流行;李煜的书法水平也很高。当然李煜最著名、最突出的还是他的文学作品,尤其词写得好,有大量作品传世,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比如,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评价李煜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也就是说,李煜的作品扩大了词的表现力。词,在五代以前是士大夫阶层在饭后茶余写的小令,经过五代以后,词才由“伶工之词”变成“士大夫之词”,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李煜。

我在书中对李煜的生活、生平及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花了大量篇幅去分析他、书写他。五代十国时期,社会上层人物由于处在特殊历史时期,有很多不幸,这种不幸就很集中地体现在李煜身上。我对韩熙载也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同时对当时的其他士人也有相应分析。

五代十国通常被认为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开始,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为止,一共五十三年时间。其实,五代十国持续的时间比这个还要长一些。因为在唐朝正式灭亡以前,一些割据政权已经建立了;而到960年宋朝建立时,当时南北方的割据政权还有很多都存在。因此,五代十国的历史可以说连续了大概七八十年时间。

在这个时期内,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从政治角度看,五代十国的政治形态基本上延续了唐朝末年的情况,但在制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北宋的制度,基本上是延续五代十国的,比如北宋的官制、军制以及财赋制度。

五代十国在经济上的表现对宋代也有很大影响。它基本上延续了唐末藩镇割据的那种状况,当时存在许多政权,都面临生存问题,因此大家都十分重视发展经济,以增加自身的实力。比如五代的第一个王朝——后梁,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后梁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徭薄赋,使老百姓有了喘息之机。南方各国也都是如此,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割据今四川的前后蜀,以及割据江淮的南唐。

讨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学术问题。关于它是何时完成的,有很多争论。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完成了这种转移。当时有两个经济中心,就在前后蜀和南唐的统治区域内。这一时期北方经济还比较落后,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北方,这就为宋朝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使宋朝有经济实力统一全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

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对宋代的影响更大。比如在美术方面,翻开中国美术史,我们会发现,两宋时期尤其是北宋的许多著名的画家,实际上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在中国美术史上他们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中国建立画院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来被宋代沿袭。在文学方面,尤其是词的撰写方面,五代十国的影响很大,宋初的词风基本上延自那个时期。花间派产生在川蜀地区,他们的词风就对宋代有很大的影响。在书法方面也是如此,都有很大影响,后来宋人编了两部书,一部叫《宣和画谱》,另一部叫《宣和书谱》,都收入了大量五代十国时期的作品。

除了以上方面,还有一个影响:由于五代十国时期是武夫当国,政权更迭很快,宋朝建立后吸取了这一教训,确立了以文立国的政策,也就是“右文政策”,提高了文人的地位,甚至让文人统兵。另外就是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所以宋代的科技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这就是反面地吸取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教训所产生的,这也算是这个时期对宋代的一种影响。

来源:圣骑HjFe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