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小镇织“网”记:码头镇的互联网 治理民生答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7 17:17 1

摘要:鼠标轻点,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同步到收购商手机端;指尖滑动,村务公开、医保缴费等服务一键直达村民;网格巡查中发现的道路隐患,通过线上平台半小时内转办到位……在邹平市码头镇,互联网不再是城市的“专属配置”,而是融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的治理工具,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

鼠标轻点,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同步到收购商手机端;指尖滑动,村务公开、医保缴费等服务一键直达村民;网格巡查中发现的道路隐患,通过线上平台半小时内转办到位……在邹平市码头镇,互联网不再是城市的“专属配置”,而是融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的治理工具,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这场始于民生需求的“上网”实践,正书写着基层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务实答卷。

码头镇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曾是典型的农业镇,“信息不畅”一度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几年前,不少农户还在为农产品销路发愁,线下收购商压价、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村里的老人想办社保年审,得骑着三轮车跑十几公里到镇上;秸秆焚烧、污水排放等环境问题,靠村干部“脚跑眼观”难以及时发现。互联网的普及,让这些“老大难”问题有了新解法,但也带来了新挑战。

“互联网不能只当‘摆设’,得让它服务民生、管住风险,这才是基层治理该有的样子。”镇政府的思路很明确:不搞“高大上”的概念包装,从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让互联网“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安”。

针对农产品销路问题,码头镇没有盲目跟风建电商平台,而是联合邹平市农业农村局,为种植大户、合作社免费开展电商培训,手把手教农户用短视频拍田间实景、用直播介绍农产品特点。镇里还整合资源,搭建“码头农产”线上产销对接群,邀请周边城市商超、电商平台入驻,让山药、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直接“触网”。

在政务服务方面,码头镇推行“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将社保缴费、医保报销、准生证办理等20余项高频服务搬到“掌上”,村里的便民服务站还配备了“帮办员”,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代操作服务。针对村里的大小事,镇里还搭建了“村民议事群”,村务决策、矛盾调解、政策解读都能在群里进行,既提高了效率,又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如今的码头镇,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重塑了基层治理格局。田间地头的“数字农业”、指尖上的“便捷服务”、全天候的“网络守护”,让这个黄河岸边的小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基层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从来不需要“空喊口号”,也不需要“照搬照抄”。码头镇的实践证明,小切口也能做好大文章,只要扎根实际、聚焦民生,把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与基层治理的务实需求相结合,就能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让网络空间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数字动力。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