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吉祥物是怎样成为“顶流”的(赛场点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7:24 1

摘要:开幕式上,它们旋转跳跃、一蹦三尺高;赛事现场,它们倒立、斗舞、“叶问蹲”,跟随音乐尽情摇摆直到“没电累趴”。呆萌样子逗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多网友为它们着迷。

这两天,十五运会的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刷屏了。

开幕式上,它们旋转跳跃、一蹦三尺高;赛事现场,它们倒立、斗舞、“叶问蹲”,跟随音乐尽情摇摆直到“没电累趴”。呆萌样子逗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相关短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多网友为它们着迷。

这两只自带岭南特色的萌物,为何能成为全民追捧的“顶流”?

这么说吧,全运会吉祥物的爆火,始于设计巧思与大众情感的相互激发。

“喜洋洋”“乐融融”以珠江口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头顶水花使用木棉红、紫荆紫、莲花绿3种颜色,细节里藏着粤港澳三地同心的设计深意。其体态圆润,一白一粉的配色看上去很协调。体坛盛事IP符号瞬间变得亲切有趣。

除了外形可爱、昵称抓耳,青少年演员的本色演绎进一步让“喜洋洋”和“乐融融”迸发出蓬勃生命力。

扮演好吉祥物不是件容易事。不仅服装厚重、头套重达8公斤,还要持续展现热情活力,这对演员的体力和临场反应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各个赛场的吉祥物扮演者大都是武校学生、大学生志愿者等。孩子们从不抱怨闷热劳累,“蘑菇蹲”“贴贴互动”等出圈名场面也都由小演员自由发挥。这份未经雕琢的纯粹活力,成了“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最佳注脚。

从屏幕来到身边,从赛场走进生活,“喜洋洋”和“乐融融”的进一步传播离不开新颖的文创产品的加持。

本届全运会已开发2800多款特许商品,热门产品深谙年轻人喜好:体育赛事款盲盒热销,盲盒形式自带拆盒惊喜与收藏乐趣;醒狮造型摆件手持祝福语,福气值满满;“吹泡泡捏捏”等解压挂件,把白海豚作为海洋动物的特征最大化;结合潮汕美食元素的吉祥物冰箱贴,让工夫茶、“一盅两件”早茶等地域文化以萌趣方式渗透日常……全运会相关文创将体育精神、地域文化与情绪价值熔于一炉,代言快乐,传递热情。

吉祥物的走红并非偶然,其生命力来自烟火气。当它在粤港澳街头巷尾和社交媒体上圈粉无数,它们便不仅承载着赛事激情和大湾区图景,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鲜活表达。

陈静文

来源:收藏骑士k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