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的特赦行动近期陷入舆论漩涡——美国司法部本周紧急替换了网上公布的特赦令,原因是最初版本中特朗普的签名高度雷同,而替换后的签名则各具差异。这一操作引发外界对特赦令真实性的强烈质疑,让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遭遇考验。
《卫报》报道,特朗普政府的特赦行动近期陷入舆论漩涡——美国司法部本周紧急替换了网上公布的特赦令,原因是最初版本中特朗普的签名高度雷同,而替换后的签名则各具差异。这一操作引发外界对特赦令真实性的强烈质疑,让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遭遇考验。
事情的导火索是11月7日特朗普签署的七份“完全无条件”特赦令,获赦者包括前纽约大都会队球员达里尔·斯特劳伯里、前田纳西州众议院议长格伦·卡萨达以及前纽约警司迈克尔·麦克马洪。网友发现这七份特赦令上的总统签名几乎一模一样,随即引发轩然大波。
政府官员将这一明显疏漏归咎于“技术故障”和“人员配备问题”,并向美联社坚称,所有特赦令最初都是特朗普亲自签署的。司法部发言人乍得·吉尔马丁解释:“网站更新是因为出现技术错误,特朗普总统亲自签署的其中一个签名被重复上传,这是民主党导致的政府停摆造成人员不足引发的问题。”
“事实很简单,特朗普总统亲手签署了七份特赦令,司法部也已在网站上发布了这七份带有七个独特签名的特赦令。”吉尔马丁在声明中补充道,这番话意在回应近期外界对特朗普集中特赦行动的诸多质疑。白宫发言人阿比盖尔·杰克逊也在邮件中强调:“特朗普像签署所有特赦令一样,亲手签署了每一份。”
杰克逊还借机攻击对手:“媒体应该去调查乔·拜登那些数不胜数的自动签名特赦令,而不是炒作这种无关紧要的事。”这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此前特朗普政府就一直在抨击前总统拜登的特赦令多由自动签名机签署,甚至宣称拜登本人都不知道这些签名的存在。
特朗普本人更是将对拜登的嘲讽摆上台面。他常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用记号笔高调签署行政命令,还在白宫西翼柱廊打造的“总统星光大道”中,用一台自动签名机的照片替换了拜登的肖像。上周被问及是否要换回拜登肖像时,特朗普直言:“不,我觉得没必要。”
签名争议爆发之际,恰逢特朗普密集发布特赦令。上个月,他特赦了赵长鹏,随后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透露,自己“根本不认识他”,只是听人说这位加密货币商人是拜登政府“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赵长鹏于2023年承认协助洗钱罪名,服刑四个月后卸任其联合创立的币安交易所首席执行官一职。
佛罗里达州笔迹专家、美国可疑文件检验师协会主席托马斯·瓦斯特里克向美联社表示:“笔迹鉴定学的基本准则是,没有两个签名会在所有细节上完全一致。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法律专家指出,即便使用自动签名机,也不影响特赦令的法律效力。
“特赦令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总统是否有授予特赦的意愿。”法律史学家、密苏里大学法学院荣誉退休教授弗兰克·鲍曼解释,他正在撰写一本关于特赦的书籍,“重新签名显然是为了避免与拜登对比,这种做法相当愚蠢。”
本月初特朗普签署的特赦令中,卡萨达的案例备受关注。这位声名狼藉的前共和党议长因与前助理合谋,从曾将其赶下台(因色情短信丑闻)的州议员手中获取纳税人资助的邮件业务,于9月被判三年监禁。斯特劳伯里则在20世纪90年代因逃税和贩毒罪名被定罪。
麦克马洪今年早些时候被判18个月监禁,联邦法官称其参与了“一场跨国镇压行动”。据《政客》杂志报道,周五特朗普还特赦了丹·威尔逊——这位民兵成员因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大厦被判持有枪支重罪,他曾自称是“誓言守护者”和“灰幽灵游击队”成员,此前已因冲击国会罪获得过宽恕。
司法部替换特赦令签名的操作,似乎并未阻止共和党人拿自动签名机攻击拜登。上个月,国会共和党人发布报告猛烈抨击拜登任期内“能力衰退”,还将其使用自动签名机列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丑闻之一”,称这让拜登所有施政行为的合法性都存疑,并致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要求全面调查。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称:“白宫高级官员不清楚谁在操作自动签名机,其使用缺乏足够管控和记录,存在滥用风险。委员会认为,所有未经总统本人同期书面批准的自动签名行政行为均无效。”周五,掌控该委员会的共和党人发表声明,称特朗普即便可能使用电子签名也具有合法性,刻意与拜登划清界限。
加州民主党众议员戴夫·明是该委员会成员,他抓住最初特赦令签名雷同的问题,要求展开调查,并借用共和党攻击拜登的逻辑表示:“我们需要弄清楚白宫真正的掌权者是谁,因为特朗普似乎状态不佳。”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全维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