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历史与青春相遇,思想的火花在红色地标璀璨绽放。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学思宣讲团积极响应“‘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踊跃参与“红色行”项目,深入挖掘首都红色资源育人价值,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农报国。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宣讲团组织开展“探
当历史与青春相遇,思想的火花在红色地标璀璨绽放。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学思宣讲团积极响应“‘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踊跃参与“红色行”项目,深入挖掘首都红色资源育人价值,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农报国。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宣讲团组织开展“探访红楼·感悟五四精神”“走进香山·重温赶考精神”“回顾抗战·弘扬民族精神”等系列“大思政课”实践活动,探索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助力红色文化活化利用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思宣讲团开展校园讲解
挖掘“深”度,赓续红色血脉
朱漆斑驳,砖墙无言。学思宣讲团走进北大红楼,观摩《新青年》所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狂人日记》等珍贵文献。令成员们感到振奋的是,他们在五四游行路线图中清晰地看到了“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这份跨越百年的身份认同,让农大学子更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向同行的使命传承。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他们追寻“一二·九”运动中农大学子的足迹;在抗日战争纪念馆,他们被农大先烈捐躯报国的事迹深深震撼。
走出场馆,学思宣讲团迅速投入讲稿的提炼与组织,致力于将所见、所感、所思融会贯通,让历史的回声在生动宣讲中直抵人心、传递力量。“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对‘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有更直观的理解。”一位成员分享道,“当我看到毛主席在双清别墅用过的地图和旧物时,瞬间有了灵感。历史上的‘赶考’,是面对执政考验的清醒与坚定;今天的‘赶考’,则是我们面对时代问卷的担当与作为。我用学长学姐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赶考之路’一节,效果非常好。”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思宣讲团推出“百廿农大·红色传承”校庆主题宣讲菜单。其中“寻访农大足迹”板块包括“北大红楼:重温觉醒年代”“香山忆风雨:一二·九运动中的农大学子”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农大英烈热血遍洒华夏沃土”三个主题。成员们将学习参观中的感悟和触动融入讲稿,突出爱国、担当与信念等要素,打造有深度的宣讲。
提升“农”度,焕发“京”彩光芒
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现场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与教育价值。中国农业大学积极构建“思政课+历史现场+社会课堂”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思政必修课中设立8个实践学分,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红色场馆,通过实地感受与情境体验,收获思想启发和心灵触动。
学校还着力打造具有农科特色的思政课堂,推出“大国三农”等在线课程,已被全国400余所高校的千万人次学习,成为现象级“金课”。立足农科特色与校史校情,学校持续建设“强农报国”大思政课,推动“党建思政+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把思政课堂延伸至社区街道、田间地头与村屯农家,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学思宣讲团的京华之行,其核心在于实现从感悟到创造的升华——将红色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一系列具有农大特色、可持续传播的宣讲内容与实践成果,真正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京”彩光芒。
营造“热”度,争做时代先锋
为推动实现从“接受者”向“输出者”、从“学习者”向“传播者”的转变,学思宣讲团建立了“感悟—创作—输出”转化机制。该机制引导成员在深度参观红色基地后,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确立创新主题,尤其注重挖掘红色精神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连接点。通过多轮研讨、跨学科碰撞和师生协同打磨,不断提升宣讲内容的感染力。这一机制不仅产出了一批高质量、具有农大特色的宣讲成果,也拓展了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路径。
学思宣讲团积极运用公众号、短视频、沉浸式讲解等形式,让红色故事真正“活”起来。团队总结出“三位一体”工作法:一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实现与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对话;二是与外校师生座谈,打破高校壁垒,促进思维碰撞;三是深入挖掘红色精神与农业大学特质的契合点,聚焦“农业元素”和“人民情怀”,打造具有“农”度的宣讲品牌。目前已形成30个优质校庆宣讲主题,涵盖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内容;规划出“红色京华耕读行”研学路线;“有深度、有温度、有‘农’度”的宣讲风格获得师生广泛好评。
此项目以“产出成果”为目标,团队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实地参观活动,他们表示:“我们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带着方案回,避免了走马观花。例如在参观抗战馆前,通过布置寻找农业相关抗战故事、用短视频呈现文物精神等任务,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学生产出的宣讲稿、视频脚本及研学方案质量远超预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通过项目实施,红色精神融入农大特色宣讲,走进课堂与京郊农村,成为可感触、可传承的生动实践;师生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宣讲传递信念,也让红色精神在研习和宣讲中焕发新生。
中国农业大学学思宣讲团走进北京红色地标,实现了从“历史现场”到“宣讲现场”、从“感悟收获”到“课程创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输出”的跨越。未来,学思宣讲团将聚焦“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农报国”主题,用心用情讲好农大故事,让红色血脉永续流淌、信仰之光永远明亮。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