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展览馆到底是什么来头?2018年日本搞了这么一个馆,专门展示所谓的"日本领土主权",把韩国的独岛、中国的钓鱼岛、俄罗斯管辖的南千岛群岛全都标成了日本领土。
11月14日,韩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对日本政府在东京扩建开放"领土主权展览馆"提出强烈抗议,
韩国外交部还直接召见了日本驻韩大使馆总括公使松尾裕敬,当面提出严正交涉。
这个展览馆到底是什么来头?2018年日本搞了这么一个馆,专门展示所谓的"日本领土主权",把韩国的独岛、中国的钓鱼岛、俄罗斯管辖的南千岛群岛全都标成了日本领土。
这些年展览馆不断扩建改造,这次大修之后重新开放,面积直接扩大到之前的7倍。
新展馆增设了教育空间,配备了影像设施和沉浸式剧场,专门面向学生团体参观,馆方还特别说明,这里可以用来讲课和开研讨会,具备图书馆功能,学生团体参观时会有长达40分钟的"探究项目"。
说白了,日本这是要从娃娃抓起,系统性地给下一代灌输这套领土观念。
韩国方面的态度很明确,多次敦促日方立即关闭这个展览馆,可日本政府完全不理会韩方立场,反倒继续推进扩建。
韩方表示深感遗憾,强调日方反复提出毫无根据的领土主张,根本无助于构建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
说起东亚的领土争议,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比中日、韩日争议更为复杂严峻,
钓鱼岛面积约4平方公里,独岛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可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总面积高达5038平方公里,这个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北方四岛指的是位于北海道东北的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1855年2月7日,《日俄和亲通好条约》把这四个岛划归日本。
日本和俄国这两个国家扩张意识都特别强,历史上经常趁火打劫对方。
1920年初俄国爆发内战,日本趁机侵占了库页岛以及外东北、西伯利亚的部分领土。后来大陆上的地盘被苏联抢了回去,南库页岛却一直被日本占着。
君子报仇,三十年不晚
1945年8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后,苏军在8月28日至9月5日横扫了南库页岛和北方四岛,甚至还计划登陆北海道。
日本处于战败任人宰割的状态,只能吞下这一苦果。
当年8月11日至8月25日,苏军发起库页岛战役。当时库页岛南部被日本设置为所谓的"桦太厅",就算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苏日战斗还在继续。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当时曾希望通过苏联调停,与盟国进行停战谈判,打算把南库页岛作为给苏联的报酬。日本人有时天真得令人唏嘘,总是充满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韩国与日本的地缘政治纠纷其实早有根源,回看历史,朝鲜半岛原本就是陆权的地盘,加入美国阵营纯属意外。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等到日本正式投降后,东北亚一带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苏美两国的一场分赃大戏,双方竞相争夺原日占区的地盘。
8月18日,苏军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当时美军的主要兵力还在日本南部冲绳等岛屿上,面对苏联大军如水银泻地般进入朝鲜半岛,华盛顿方面心急如焚。
杜鲁门迫不及待地向斯大林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方案。出乎美国人预料的是,斯大林干脆利落地答应了。
当时苏联红军正在大举越过三八线向汉城挺进,一纸来自莫斯科的命令让他们停住了脚步,之后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直到1945年9月6日,姗姗来迟的美军才进驻汉城。
这里头有个关键细节。当时苏联对日开战前,斯大林曾责成"远东司令部"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不仅要解放与满洲相邻的南萨哈林岛、千岛群岛,还要占领北海道的北半部"。
在那个历史节点,美国相对苏联占据着明显实力优势。苏联的首要任务是战后重建,其次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远东方面非常希望能够与美国"和平相处"。
莫斯科在朝鲜半岛上对美示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借机拿下日本北海道的全部或一部分。
斯大林在8月16日给杜鲁门回电时表示同意美国以三八线为界的受降方案,提出两个重要的修正意见: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群岛交由苏联军队占领,将属于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
杜鲁门这个人非常狡猾,他一开始对于斯大林的要求模棱两可,直到美军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后才予以拒绝。
换句话说,美国夺取朝鲜半岛南部相当于摆了苏联一道,莫斯科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这个事件连同"美国独占日本"也成为美苏关系破裂的导火索之一。
驻韩美军后来在推特发文,纪念朝鲜半岛南部日军1945年在汉城举行投降仪式,特别强调日本国旗降下、星条旗升起的那一刻。这个纪念本身就是在宣示美国对朝鲜半岛南部的控制权。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领土变更往往需要等待"天下有变",否则代价极大。很多恩恩怨怨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日本现在搞这个"领土主权展览馆",实际上就是在等待时机,通过教育下一代,在国民意识中强化这套领土观念,一旦国际格局出现变化,就可以迅速动员国内舆论支持。
韩国、中国、俄罗斯对日本这套操作心知肚明,韩国这次召见日本外交官提出抗议,不只是例行公事,更是在向国际社会表明态度:这些领土争议没有被遗忘,相关国家随时准备维护自己的主权。
来源:靳律法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