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朋友,最近有句话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热闹,就是人大代表聊到养犬问题时说的那句——“毛孩子的自由,岂能让别人买单?”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说到心坎里了”,也让“文明养犬”这个聊了好几年的话题,再次被推到了大家眼前。
热议!人大代表一句话问懵养犬人:毛孩子的自由,岂能让别人买单?
各位朋友,最近有句话在网上讨论得特别热闹,就是人大代表聊到养犬问题时说的那句——“毛孩子的自由,岂能让别人买单?”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说到心坎里了”,也让“文明养犬”这个聊了好几年的话题,再次被推到了大家眼前。
其实不用多说,大家平时生活里,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不文明养犬的事儿。比如早上出门晨练,小区草坪上随处可见的狗粪便;傍晚带孩子在楼下玩,突然窜出一只没牵绳的大狗,吓得孩子哇哇哭;还有深夜里,邻居家的狗不停狂叫,吵得整栋楼都睡不好觉。这些事儿看着不大,可实实在在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也难怪越来越多人对不文明养犬行为有意见。而人大代表的这句话,恰恰点破了问题的核心:养犬人爱毛孩子、想给毛孩子自由,这没问题,但这份自由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困扰甚至安全之上,更不能让无辜的人为不文明养犬的行为付出代价。
可能有养犬人会说:“我家狗特别温顺,不会咬人,牵不牵绳没关系”“偶尔忘了清理狗粪便,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你眼里的“小事”,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麻烦事”甚至“危险事”。比如没牵绳的狗,就算平时温顺,遇到陌生人、其他小动物,也可能突然变得暴躁,万一咬伤、抓伤别人,不仅受伤的人要遭罪,养犬人也得承担医疗费用和责任;而随意丢弃的狗粪便,不仅污染环境,万一被老人、孩子不小心踩到,既不卫生也容易引发意外。说到底,养犬从来不是“自己家的事”,因为养犬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身边人的生活,既然享受了养犬的快乐,就该承担起对应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要弄明白“毛孩子的自由不能让别人买单”,首先得搞清楚:养犬人的“权利”和“责任”是绑定在一起的。很多人觉得养犬是自己的自由,想怎么养就怎么养,可实际上,任何自由都有边界,养犬的自由,边界就是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从法律层面来说,我国《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早就对养犬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民法典》里提到,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要是动物咬伤、抓伤他人,养犬人还得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这些法律规定不是“摆设”,而是为了平衡养犬人的需求和其他人的权益。比如要求牵绳遛狗,不是要限制毛孩子的自由,而是为了防止狗伤人、走失,同时也让路人能安心出行;要求清理狗粪便,是为了维护公共环境的卫生,让大家能在干净的环境里生活。可现实中,还是有不少养犬人忽视这些规定,觉得“没人管”“偶尔一次没事”,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不文明养犬行为屡禁不止,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比如之前有地方就出现过因为不牵绳遛狗引发的冲突:一位居民带着孩子下楼,遇到一只没牵绳的大型犬冲向孩子,居民为了保护孩子,和养犬人发生了争执,最后甚至闹到了派出所。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有的是因为狗叫扰民引发邻里矛盾,有的是因为狗粪便问题导致小区居民和养犬人互相指责。这些矛盾的产生,本质上都是养犬人没有守住“自由的边界”,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他人的权益之上,让别人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
有人可能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养犬,才不算让别人买单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把该尽的责任做到位,从日常小事做起,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首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遛狗牵绳、清理粪便。这两件事看似简单,却是减少不文明养犬矛盾的关键。牵绳不仅能防止狗伤人,也能避免狗走失、误食有毒物品,对毛孩子和路人来说都是一种保护。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适合不同体型狗狗的牵引绳,比如小型犬用的胸背式牵引绳、大型犬用的防爆冲牵引绳,养犬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家狗狗的情况选择。而清理粪便更是举手之劳,出门时带个塑料袋、纸巾,遇到狗狗排便后及时清理,扔进垃圾桶,就能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也能避免给别人带来麻烦。
其次,要管好毛孩子的“叫声”,避免扰民。很多养犬人可能没意识到,狗的叫声会对邻居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深夜、清晨这些休息时间,持续的狗叫很容易让人心烦意乱。如果自家狗狗喜欢叫,养犬人可以多花点时间训练,比如在狗狗叫的时候及时制止,用零食、玩具转移它的注意力;如果狗狗是因为孤独、害怕才叫,也可以适当增加陪伴时间,或者给狗狗准备一些磨牙玩具,减少它的焦虑情绪。要是确实没办法避免狗狗叫,也可以主动和邻居沟通,表达歉意,尽量争取邻居的理解。
另外,还要按时给狗狗接种疫苗、办理养犬登记。给狗狗接种狂犬疫苗,不仅是对狗狗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安全负责,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传播,减少狗伤人后的风险。而办理养犬登记,相当于给狗狗办了“身份证”,一旦狗狗走失,更容易被找回;同时,有关部门也能通过养犬登记,更好地管理养犬行为,一旦出现不文明养犬行为,也能及时找到养犬人,督促其改正。现在很多地方都简化了养犬登记的流程,有的甚至可以在网上办理,养犬人花点时间就能完成,没必要图省事不办。
除了养犬人自身要尽到责任,社会层面的管理和引导也很重要。这些年,不少地方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具体的养犬管理规定,比如划定养犬禁养区、限养区,规定大型犬、烈性犬的饲养标准,建立不文明养犬行为举报机制等。比如有的城市规定,小区、学校、医院等区域禁止养烈性犬;有的城市推出了“养犬积分制”,养犬人如果有不文明养犬行为,会被扣分,积分扣完后,可能会被限制养犬甚至禁止养犬。这些措施的出台,不仅能规范养犬人的行为,也能让养犬管理更有针对性,减少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发生。
同时,社区和相关部门也可以多开展文明养犬的宣传活动,比如在小区里张贴文明养犬海报、举办养犬知识讲座,让养犬人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让更多人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有的社区会组织养犬人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提醒大家牵绳遛狗、清理粪便;有的地方会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文明养犬的案例和法律知识,让文明养犬的理念深入人心。
说到底,“文明养犬”不是要限制养犬人的爱好,也不是要剥夺毛孩子的自由,而是要在养犬人的需求和他人的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养犬人多一份责任,毛孩子的自由就多一份保障,其他人的生活也能少一份困扰。就像人大代表说的,毛孩子的自由,不能让别人买单。每一位养犬人,都应该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做到文明养犬,不辜负毛孩子的信任,也不打扰身边人的生活。
来源:发不者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