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芯片价格涨得太凶了!”这已成为2025年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行业数据显示,DRAM合约价预计上涨10%-15%,NAND Flash涨幅达5%-10%,而手机专用的LPDDR5X内存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达到15%-30%。
最近存储芯片市场掀起一轮“涨价风暴”,手机圈暗流涌动,消费者换机计划面临重新洗牌。
“芯片价格涨得太凶了!”这已成为2025年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行业数据显示,DRAM合约价预计上涨10%-15%,NAND Flash涨幅达5%-10%,而手机专用的LPDDR5X内存价格涨幅更是惊人,达到15%-30%。
就在这一片涨声中,日本存储巨头铠侠却公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财报:净利润同比暴跌超60%,股价应声下跌23%。存储芯片市场呈现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特景象。
存储芯片市场的这轮涨价潮来得又快又猛。从最新数据看,DDR4内存全年累计涨幅已突破200%,单条16GB的价格稳稳站上500元大关。DDR5的涨幅也不甘示弱,接近120%的涨幅让很多装机爱好者直呼“买不起”。
手机端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LPDDR5X不仅价格看涨,交货周期更是拉长到26-39周。这意味着手机厂商想要拿到足够的内存芯片,得提前大半年下单。
存储行业的几大巨头都在积极调整策略。三星、SK海力士、铠侠和美光等主要供应商下半年都在削减NAND闪存供应量,同时计划继续推动价格上涨。业内分析认为,这波存储缺货涨价行情很可能会持续到2026年。
让人意外的是,在全球存储市场一片看涨的背景下,铠侠公司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绩单。2025财年第二季度,这家日本存储巨头净利润同比暴跌超过60%,只有407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资本市场立即作出反应。财报公布后,铠侠股价直线跳水,暴跌23%。恐慌情绪迅速传染到全球存储板块,希捷、西部数据和美光等公司的股价也跟着下跌。
铠侠的业绩表现确实让人费解。在AI热潮带动存储需求大增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利润下滑?业内人士指出了两个关键原因:一是铠侠与苹果签订了固定价格协议,二是产品组合发生了变化。
原来,铠侠一直按照固定价格向苹果供应移动NAND芯片,这就导致它无法从市场价格暴涨中获益。同时,公司的智能手机存储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到35%,这类业务的利润本来就比较薄,自然拖累了整体盈利。
存储芯片价格如此迅猛上涨,其实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I浪潮的冲击排在首位。AI数据中心进入爆发期,云服务商为了应对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需求,都在大规模扩容高性能服务器。这就让高带宽、大容量内存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产能调整也在加剧供需紧张。2023-2024年行业经历亏损后,各大厂商在2025年初开始控制产量与出货,目的是修复利润。供应链收紧自然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终端市场的复苏同样功不可没。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明显回暖,全球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约7%。AI手机、旗舰影像与折叠屏这些热门产品,都在大量消耗高规格的内存和存储。
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正在快速传导到手机等终端产品。存储在手机成本中的占比相当高,这个关键部件的涨价,直接推高了整机的制造成本。
产业链人士已经发出预警:2025年未发布的旗舰机以及2026年上半年新机,普遍会涨价3%-8%。别小看这个百分比,对于起步价就在5000-7000元的旗舰机来说,意味着实际要多花三四百元。
更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存储版本差价上。从256GB升级到512GB的差价,原本在300-400元,现在普遍涨到500-600元。512GB、1TB这些大容量版本正在变成“奢侈品”。
面对涨价压力,手机厂商也在想办法。有的厂商开始在其他地方控制成本,比如适当调整影像模组、微调屏幕规格,总之就是在便宜的地方更便宜,在贵的地方继续贵。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涨价已经不可避免,只是大家在想办法让这个过程体面一点。”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现在该不该换手机?从各方面数据来看,2025年下半年确实是个不错的换机时机。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旗舰机型,定价还是参照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成本体系。那个时候的存储成本,可没有现在这么夸张。
因此,像小米17、荣耀Magic 8、一加15这些搭载LPDDR5X + UFS 4.1的主流旗舰,现在的售价还处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换机策略也应该有所区别。经常拍摄4K视频、手机里存满素材、主要依赖本地存储的用户,最好赶在2025年内换机。存储涨价还在继续,等到全面传导到终端市场,512GB、1TB这些大容量版本真要变成“奢侈容量”了。
对于那些手机已经卡顿、掉电快、打开应用都费力的刚需用户,就更不用犹豫了,越早买越划算,明年同档位的机型肯定会比现在更贵。
存储芯片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很可能持续到2026年甚至更久。行业分析认为,存储缺货涨价行情有望贯穿26年全年。市场正在等待美国存储大厂美光下月公布的财报,那将成为判断整个存储产业需求的下一个重要参考。
对于有换机计划的消费者,特别是关注中高端、大存储版本的用户,2025年下半年是个不容错过的时间窗口。现在的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真实成本,等到涨价效应完全显现,再想省钱就没那么容易了。
来源:悟了文章